《星际迷航》让我找回了做科幻迷的感觉

周末我在单位连呆两天,改中国梦的稿子,没改出来。于是决定去看《星际迷航》。结果好莱坞没有赠我中国梦,却让我找到了另一种感觉——正是这种感觉让我成为了科幻迷。
我回想起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读《星际迷航》小说的情形,那是我最早读到的几本西方科幻小说之一(其余的是阿西莫夫的《我,机器人》和威尔斯的《世界大战》)。对于一个连飞机都没坐过的中国孩子来说,外太空,曲率飞行,外星人,各种神奇的技术装备,冲击力...
周末我在单位连呆两天,改中国梦的稿子,没改出来。于是决定去看《星际迷航》。结果好莱坞没有赠我中国梦,却让我找到了另一种感觉——正是这种感觉让我成为了科幻迷。
我回想起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读《星际迷航》小说的情形,那是我最早读到的几本西方科幻小说之一(其余的是阿西莫夫的《我,机器人》和威尔斯的《世界大战》)。对于一个连飞机都没坐过的中国孩子来说,外太空,曲率飞行,外星人,各种神奇的技术装备,冲击力...
其实我特别希望王亚平姑娘能在天宫一号里面刻下“到此一游”。也许是想到了《西游记》。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在如来佛五指下撒尿并写下“到此一游”,实在太酷了。但后来就没有这样的率性了。
最近媒体报道武当山石壁上发现一家六口人“到此一游”。后查明这六人并不是一家的。其中张巧年龄最大,八十三岁了,“一辈子在家务农”,儿媳闫秋玲专门带她出去玩,就和另外两名村民一起,开始了武当山之行。途中四人又结识了两位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