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比人工智能更强?
上午,因为生病,坐RAEKA帮忙叫的车去人大,而不是坐地铁,应邀作为评委,参加首届互联网高校辩论邀请赛决赛,地点在人大的八百人大教室,辩题是“人工智能觉醒后会不会与人类共存”。我对这个主题很感兴趣。
比赛由腾讯QQ看点主办。杀进决赛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双方各派四位辩手上场。这个选题我们评委五天前就知道,但不知他们何时知道的。人大是正方,认为人工智能与人类可以共处。上海交大是反方,认为无法共处...
冯小刚的电影,在我看来,一直是毒品,很上瘾。虽然常常批评他,但我其实是他影迷。有的看了比较一般,像《夜宴》、《私人订制》;有的不错,但尚未达到极致,像《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却可以反复看许多遍;有的可以,但只能看一遍,不能第二遍,比如《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莲》;有的相当好,比如《唐山大地震》、《集结号》,看得很投入很感动。我对冯氏演片的评论趋于两极,但都发自内心。
这部《芳华》,在这样的...
我最近在看三联出版社出的一套科幻小说,有夏笳编的《寂寞的伏兵》,有宝树编的《科幻中的中国历史》,从印刷到内容,质量都非常高。这里面涉及大屠杀。
在前一本里收录的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中,五千名政府人员被叛军抓住,在冰封的大海上活活冻死,形成站立的黑压压的一大片死人。这似乎是虚构的。而在后一本收录的姜云生的《长平血》中,则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现代人回到过去,重温了两千两百年前,赵国四十万放下武器的士兵...
昨晚,有几名初中学生在我微博留言,说北京朝阳区初二语文期末统一考试的阅读理解题,是我的科幻小说《收音机时代》。
老师出了三道理解题:1、阅读小说,概括“收音机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特点(3分)。2、文中两位主人公见面的方式非常特别,请就他们见面的方式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写出理由(3分)。3、“酷”,英文COOL的汉语译音,来自西方街头流行语,表示对“特立独行、充满个性”的赞赏。文章结尾主人公说:“嘿,...
八月十七日。整天,参加上海国际文学周和上海书展的朗读接力。上海堵车,司机倒车时与一车撞,对方是北方口音,二百元不干,上海司机争不过,赔四百元。
到上海展览中心,先见到上海书展副总指挥彭卫国,介绍情况。说,文学周已经七届,请来了六位诺贝尔奖得主。今次书展有五百家出版社,十万多种书,九百五十场阅读活动。本届书展主题是“科幻”。(上海是中国科幻的发源地。)
腾讯派出四组人,十小时连续直播朗读。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