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家的窗外有一处工地。一年多前拆掉旧厂房,在一无所有处,挖出深深的大坑,打地基,一点点盖到现在,已是有了几层的大楼。

第一次见到,一幢很大的写字楼或者商场,在眼前这么立起来,十分神奇,简直不可思议。完全不知道那些结构是怎么组合拼装起来的。

刚开始是地基,进口的推土机挖土机铺满一地,工人拿着风钻,呜呜作响。然后盖楼,铺满钢筋,两座高高的塔吊,把混凝土做的模块搬来搬去。

最引人注目的是工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统一戴着黄色头盔,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干活,一直干到天黑。他们不分雨雪风霜,也不分节假日,每天都这样。

把雾霾当成下雨和出太阳吧 

有的时候,是两人扛着材料走来走去,有的时候,是一个人爬到很高处,在装什么东西。我完全看不懂。

其实他们人也不多,我数了数,前天星期天,最多时,有三十人同时映入眼帘。

他们给我的感觉,就像以前玩过的电子游戏黑客帝国里的那些盖房子的工人一样。那是整个帝国中最基础的工作。

但看到他们,我没有去多想帝国,而是想到,这每一个人的后面,就是一个家庭。他们要用赚的钱,供孩子上中学、大学。如果家里有病人的话,需要用很多钱。

每到这个时候,我会觉得,相比于他们,自己很无用,不仅仅是无用,做的许多事情,浪费国家资源,造成对社会的损害。

我很怕他们万一跌伤了。我注意到很多人没有拴保险带。

我也很德国人发明的刷墙机器人和砌墙机器人,有一天会剥夺他们的工作。那该怎么办?

但好在他们还在干活。

就连上周那场最重的那场雾霾,也没有让他们停下来。

但今天早上,忽然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了。我忽然想到,是因为北京发布了首个空气污染红色预警吧,机动车单双号,幼儿园小学停课,室外工地也要停工了。

这是五中全会后第一个红色预警。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各个部门、各地政府自然要大力落实,尤其首都圈。听说河北、山东的一些地方也跟上了。不然怎么中央保持一致呢

至于这些措施对于减轻雾霾能不能起到什么作用,这却是另一个问题只能说,它并不是什么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一定是为老百姓的长远利益着想的。

以我为例,实际上,雾霾四年来,我已经从最初的难耐,而变得可以忍受了。

我也开始觉得,雾霾和堵车什么的,并不是北京最重要的。

包括说空气亏染是一级致癌因素,也阻挡不了全国那么多人仍然要往北京跑,打破头也要挤进来。北京有很多更美好的东西。

对于我来说,北京也许喘不过来,但是我可以在痛苦中获得思想的乐趣。也许三亚的空气更好,但我只会偶尔去,或者年纪更大一些后再去吧。

现在的问题是,停工停车之后,接下来怎么办呢?

我认为,为了更好地生存,可以把雾霾发展为一个产业,推广带微电机的新型口罩,开发核动力防雾霾自行车,生产纳米机器人净化器,或者通过基因工程把每一个北京人改造成可以过滤PM二点五的,就像《人变火星人》那样,这是多么伟大的产业和事业啊。提升经济需要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它,全面小康需要它。

现代人如今淋不得雨,淋了会生病,因此要撑雨伞。也晒不得太多太阳,晒多了要得皮肤癌,于是要涂防晒霜。不如把雾霾当成下雨和出太阳,把口罩当雨伞和防晒霜,习惯了就好。

也许就是这样的吧。到了早上六时许,工地上又传来了声音,我朝窗外看去,零度的气温下,天还是黑的,雾气沉沉,工人们又开始干活了。

我心里不知是充满喜悦还是忧伤。

0

话题:



0

推荐

韩松

韩松

39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重庆人,科幻作家,新华社记者。大学时代开始科幻创作,1988年、1990年获中国科幻银河奖,1991年获世界华人科幻艺术奖,1995年获中国科幻文艺奖。代表作有中短篇集《宇宙墓碑》、长篇《2066之西行漫记》《让我们一起寻找外星人》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