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应邀参加上海诗歌之夜,一个与我无关的活动。在徐汇区群众艺术馆。大队的人。排着队,等待入场。上海人如此热爱诗歌,让我震颤。

诗写得再好也唤不回青春

​像科幻星云奖一样巨大的剧场。有一个爵士乐队,在舞台的角落,不时奏响一曲。到底上海不同。甚至比北京更文艺。

主持人一男一女,男的说英语。穿蓝色裙子的女的很漂亮。

先介绍官员,从宣传部、新闻局介一直绍到群艺馆。好多单位。然后介绍诗人。我边上坐的男性观众,介绍官员时没鼓掌,介绍诗人时鼓掌了。

来了很多诗人。我认识的只有西川。另还有杨炼、唐晓渡、李少君、于坚、赵丽宏、管管等。除了海外的北岛和死去的顾城,一线大牛几乎都来了。还有很多外国诗人。

诗写得再好也唤不回青春

​然后是朗诵。西川最先上。他明显老了。朗诵一首有信天游风格的诗歌。

基本是上一个中国诗人后,就上一个外国诗人。外国诗人也都是大牛,但我都没有听说过。

杨小滨用上海话朗诵,写他自己死后的事情,引起一片笑声,他还用意大利文献唱了一歌。

我边上一位少妇模样的,闭上眼听,很沉浸,嘴唇不停抖动,然后拼命鼓掌。她穿得很正式。散场时她遗下一盒感冒药,是很重的发烧感冒才要服的那种。

管管是台湾来的,穿得像个日本人,八十六岁了。又吟又唱。

诗写得再好也唤不回青春

​ ​最后是杨炼。他披头散发地上场了,谦虚地说,我的三十年,是中国三千年历史传承的一小部分。他写的是参观杜甫草堂。他说,不知是他写杜甫,还是杜甫写他。

诗写得再好也唤不回青春

中间,有一个公众参与奖的颁奖,是针对上海民众的诗歌征文。以上海为主题,征到四百五十篇。那么多民众喜欢写诗,比写科幻的还多,这让人振奋。

上海的文化自信真是满满的。

这个诗歌之夜,是上海第一次主办。其实以前也有,但没有这样高大上。正式的名称叫第一届上海国际诗歌节。

是要纪念新诗百年。一九一七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批白话诗。

诗人们的诗歌都很讲究用词和意境。很美。有的给人以启示,感叹诗还能这样写。诗人的确是奇怪的动物。他们看到的世界与常人不同。更接近画家。是非理性的。

我期望听到像金斯堡的嚎叫、艾略特的荒原那样的诗歌。我觉得中国这样的一个时代,应该有这样的诗歌。但是没有。诗都很好,无伤大雅。很美,但有无力感。华丽中苍白。机巧中展现些小智慧。缺少感动和悸动。

另外,诗人普遍比较老,尤其中国的。外国的稍年轻,最小的也是七一年。

看着他们气喘吁吁朗诵,我心想,诗写得再好,也唤不回青春。对此毫无办法,无能为力。我亦在此列。人要有自知之明。但实际上人往往活在虚幻中。以为诗,延长了青春。把诗或小说当作可替换衰老器官的器官,对人对己都是很大的伤害。这一定要警惕。

快结束时,主持人还没宣布结束,乐队还在奏乐,很多人就起身离场了。门口很难打到出租车。

而在同一天,成都举行了第一届成都国际科幻电影节。这是未来的维度。成为主力的都是些年轻人。

 
话题:



0

推荐

韩松

韩松

39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重庆人,科幻作家,新华社记者。大学时代开始科幻创作,1988年、1990年获中国科幻银河奖,1991年获世界华人科幻艺术奖,1995年获中国科幻文艺奖。代表作有中短篇集《宇宙墓碑》、长篇《2066之西行漫记》《让我们一起寻找外星人》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