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年如果要评选感动中国人物,我认为应该评参观世博会的中国老百姓。有很多人,买了一百六十元一张的门票,乘飞机乘火车到上海来,有的还坐着轮椅来,一大早进了世博园,排了十几个小时的队,到了晚上只有时间够看一个馆。他们也是中国最可怜的人。可惜没有记者写他们的感动和可怜,只是在写组委会如何的成绩斐然。已经有七千万中国人到世博会来了,创下惊叹的世界纪录。不少人是冲着“不出国看遍世界”的广告来的。虽然只看了一个馆,比如沙特馆那样的集历史、宗教、艺术和科技为一体的优质馆,但也感到了很大的满足和震撼。(下图,沙特馆排队人群,据说最长时要超过十小时)世博会印证出中国的封闭

说起来,世博会这些年在世界上,影响力一年年小了下去,包括今年上海世博会,外国人都来得少了,人家不感兴趣了,但中国人为何这么大的劲头呢?我觉得这是平时里积累下来的。多少年来,中国普通百姓呆在国内,探头是墙,低头是墙,不仅国内的信息看得一头雾水,就算海外有信息透进来,也是过滤了的,对于世界的真相是什么样子,基本无从了解,就连我自己,只看了半天世博,也感到自己跟井底之蛙一般,世界原来跟我以前想象的很不一样。这是我很真切的感受。所以世博会对于中国老百姓真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看看园区里鱼群一样耸动不已的人头就知道他们是多么的如饥似渴了。(下图,法国馆是最吸引人的场馆之一,它的魅力在于传达了一种令很多中国人感到不可思议的生活方式。)

世博会印证出中国的封闭

中国记者报道世博会的盛况,说最大的新闻,是证明了中国是多么的开放。我要说,最大的新闻,恰是证明了中国还是多么的封闭。可惜没有人去写这个。所以中央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真是太及时了、太正确了、太英明了,我举双手赞成。可惜一些人似乎并不赞成。(下图,世博新闻中心,中国大多数媒体对世博的报道比较公式化,没有传达出它的魅力。)

世博会印证出中国的封闭

话题:



0

推荐

韩松

韩松

394篇文章 7年前更新

重庆人,科幻作家,新华社记者。大学时代开始科幻创作,1988年、1990年获中国科幻银河奖,1991年获世界华人科幻艺术奖,1995年获中国科幻文艺奖。代表作有中短篇集《宇宙墓碑》、长篇《2066之西行漫记》《让我们一起寻找外星人》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