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的电影,在我看来,一直是毒品,很上瘾。虽然常常批评他,但我其实是他影迷。有的看了比较一般,像《夜宴》、《私人订制》;有的不错,但尚未达到极致,像《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却可以反复看许多遍;有的可以,但只能看一遍,不能第二遍,比如《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莲》;有的相当好,比如《唐山大地震》、《集结号》,看得很投入很感动。我对冯氏演片的评论趋于两极,但都发自内心。
这部《芳华》,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拍出这样的水准,不易。据说后来有删,但并不觉得有什么遗憾,反而是恰到好处,都意思到了,也含蓄了,有留白去想的余地。另外就是含义丰富而多释,这是一个作品很高级的地方。
你可以说《芳华》是一部青春片,一部爱情片(某些画面略带色情片的即视感),也可以说是一部谴责片,一部反战片。它揭露了人性乃至体制的黑暗和罪恶。但也可以说它是一部惊悚片或灾难片,或者一部鸡汤片,你看,它不是在教诲大家嘛,你们这些观众啊,如今的日子已经过得很好了呀,你们活在浩劫之后,活在战争之外,相当不错了,还有何求呢?安于现状吧,命运都规定好了,就不要再折腾了。
电影仿佛在说,人生其实就是那么一回事。战斗英雄又如何?雷锋又如何?青春美丽又如何?强大的集体又如何?蓬勃的时代又如何?伟人又如何?一切是过眼烟云,昙花一现。这才是世界的本质。《芳华》不知不觉上升到了哲学高度。看到最后那对男女一动不动枯坐着,竟然有了佛教般的空无。所以它本质上是一部宗教片。这是吸毒的最高境界。
但其实没有这么高深复杂。《芳华》仅仅是一部关于文工团的电影,是导演对年轻的思想中某种意念的回溯。解放军文艺兵是十分神秘的,承载了无数中国中年男人和中年女人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最早的美好想象(性幻想)。另外部队文艺总是与最高级最隐晦的政治相关。我猜测这可能是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起因。
据说中国军队的文宣工作方针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毛泽东江湾改变时便确立了。这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援越抗美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不少文艺兵献出了生命。他们和她们鼓舞了军队的战斗力。所以残酷是文艺的另一个起因。这部电影也反映了。但到了后来,有一段时间,部队文工团的某些大腕,爆出劣迹,神人共愤。《芳华》应该是为部队文艺工作者正名。永远也不能忘记他们和她们。
似乎每个人都能从《芳华》中找到自己。电影结束,《绒花》主题歌响起时,我看到,很多不同年龄的观众,不愿离场,呆呆坐着听完看完,有的人的眼圈是红的。像我这样的老年观众,仿佛重新看到了少年时的偶像女游击队长刘晓庆。那首歌便是配合她的一部影片而制作的,二十年后又转世了。中间有“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的歌词。难得冯小刚还记得这个。
这便是中国的科幻电影欠缺的地方。这方面,要向冯导下功夫学习。中国科幻片缺的不仅仅是科幻,更是电影。我想说的是,《芳华》是一部不错的电影。情感,细节,语言,场景,节奏,故事,都发自肺腑,勿忘初心。它反映了冯小刚是一个有信仰的人。这是他多年修炼来的,还是天生的?就不知道了。
另外还要向《芳华》的原著和编剧严歌苓致敬。她说,过去我总是想语不惊人死不休,现在已经过了那个阶段,我越来越觉得朴实的写作更难得。文字的华美不是文学的最高境界,写什么都不如写对了重要。她还说,我对人性感兴趣,而对舞台没有一点兴趣。不过,《芳华》描绘的却是舞台。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