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地心引力》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普通。而牛顿在十七世纪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却是人类最伟大的自然科学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这也便是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的基础,而这正是推动这部电影情节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它的科幻硬核。主人公的生与死都由万有引力决定,这从根本上揭示了渺小的人类与宇宙中强大的不变法则的关系。当然这里面还包含了人类对母星地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离开摇篮走向最后的边疆的兴奋与惶恐。《地心引力》让我想起了《冷酷的平衡》,也想到刘慈欣说过中国的大地是沉重的,任何想飞的都会轰然坠地。

 

《地心引力》:今年最震撼的电影

严锋说这是一部“纯粹的电影”,我非常同意。令人吃惊的是,一部如此简单清晰干净的电影,拍得竟如此扣人心弦,从头至尾,每一秒钟都让人喘不过气来。我一直处在极度真实的绝望、孤独和恐怖之中,完完全全身临其境,好像自己就是处于失重状况下的主人公。而由于当时电影院全场观众只有三五人,这种窒息感就更加强烈了。这部电影也有些像《月球》。那也是十分纯粹的一部科幻片。中国人现在还拍不出来,因为没有那种思维和感悟。

《地心引力》充满了细节的真实,是对天体物理学和航天工程的致敬。有报道讲,全片只有很少几处违背常识的夸张之处。比如最大的硬伤就是哈勃望远镜与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度问题。在现实中,哈勃望远镜与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差至少超过一百公里。因此,主人公绝不可能从哈勃望远镜飞向空间站而得以逃生。但我理解这是导演的一种艺术化处理。

《地心引力》:今年最震撼的电影

其实说到太空片,美国人已经拍得非常成熟,从六十年代库布里克《二零零一:太空奥德赛》就达到了经典的高度。好莱坞导演对科学技术的熟知和敏感令人感叹。而中国电影要做到这种程度,可能还要指望高考文理不分科后产生的零零后一代吧。

北大刘华杰教授最近给科幻作家讲课,讲到博物学,说西方有博物学传统,从亚里斯多德到达尔文,都是博物学家,对自然的观察无微不至。他说这个传统后来断了。我倒觉得,西方开拓了新的自然,如太空和深海,还创造了一个人工自然,包括机器世界和互联网虚拟空间,这就有了关于它们的新的博物学,在《地心引力》中,反映在对航天器和太空环境每一个局部的精细化处理。这个传统在今天的中国是没有的。中国人更注重吃饭喝酒的博物学。这是中国拍不出好的科幻片的一个重要原因,跟特效无关。

而说到特效,科幻片绝对不是简单的特效。不少中国影视工作者对此是有误解的。我一直觉得,特效是为科幻片的三重冲突服务的:人与大自然的冲突,人与科技或机器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这部电影对此都照顾得十分细腻、贴切而深刻。但在中国的科幻电影甚至一般电影里,这几个方面常常都很弱智。特别是前两重,往往成了插诨打科的背景,最后设计出一个狗血淋漓的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而且必然要以庸俗的三角爱情游戏为情节的逻辑推动力。而这部《地心引力》,从头至尾,主角只有一个人。没有爱情戏。全片贯穿的是生命的主题。我觉得它的真正的主人公其实是沉默到底的太空,这从片头就开始向观众提示了。


《地心引力》:今年最震撼的电影

《地心引力》:今年最震撼的电影

我最感到震撼的,还是作为观众,第一次以航天员的视角,长时间从六百公里的太空轨道上俯瞰地球。我相信这一定能激发出不少观众对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命运的思考,使我们第一次可以超越国界去想一些问题,哪怕可能只有几秒钟的触动,也很了不起。所以这部美国电影对于生活在过于现实中的中国人来说,是划时代的。一定要去电影院看它,去看IMAX,去看3D。我又想到今年王亚平太空授课时,刘慈欣说,为什么就不把摄像机镜头,对准天宫一号舷窗外面的宇宙和地球来一个实境呢?那样多震撼啊,多有启示啊。我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他们不那样做。

据说中国进口《地心引力》时剪掉了一些镜头,如航天器被卫星碎片撕开后,航天员更多的死亡惨状。这一定是有关部门为了照顾中国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吧。但太空对中国会是特殊的吗?从另一个方面讲,这或也表明,中国对于太空的承受力是较低的。仅凭这一点,中国还不是成熟的航天大国。太空是个残酷的环境。人类是否真能适应,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中国人还需要克服面对宇宙时心理上的幼稚。

《地心引力》其实是一部十分严肃的电影。有很多镜头,让人回味无穷,也许只有经历了文艺复兴和数次科技革命的西方人才能信手拈来,如女主人公进入联盟号飞船,脱掉笨重的航天服,性感地穿着背衣短裤,蜷曲成个胎儿的形状,这个对于人类本身在宇宙中的存在的象征性描绘,真的是直指人心。这里的航天器是子宫的象征,而神秘恐怖、充满敌意的宇宙则是无数生命的孕育场。最后主人公返回地球,掉入大海(或湖中),从积满如同羊水的海水或湖水的返回舱中爬出来,正像婴儿出生。她游到岸上,伏于滩涂,亲吻泥土,最后站起来,仰望天空中飞过的航天器残骸礼花,据说,导演阿方索·卡隆在这里想表达的是生命从“浮游生物”到“爬行动物”再到“直立行走”这样一个过程,也就是生命的四十亿年演化史,从海洋到陆地,再到天空。而水中那个拼命上游的小青蛙(代表两栖动物,也就是由水到陆的过渡环节)的镜头的确很有喻意。这已经超出了人类的视野。

《地心引力》:今年最震撼的电影

卡隆说《地心引力》的主旨是“关于我们内心的进化”,我理解是,人类一定要走完海洋、陆地和太空的生死三部曲,才能真正走向成熟,才能彻底摆脱幼稚,才能不再去做那些愚蠢之事,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整体,而这需要建构强大而充沛的心灵和智慧。这便是全片只设计一个主人公,描绘她不断与自己较量、克服远大于环境困难的心理困难的象征意义。她就是人类的代表。《地心引力》实际上是一部优秀的心理片。人类被封闭在宇宙之笼中,面对死亡的不可避免,他唯一要做的只能是自我超越,战胜孤独、怯弱和恐惧。所以影片才无处不渗透着导演对生命、对宇宙、对终极的思考。但大部分中国导演很难去思考这种东西。看他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那狡滑的眼神,就知道他们一心想的只是如何用投机而廉价的桥段博得观众一笑,只把你的腰包掏了就足够了。

电影中出现了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的航天器,三个竞争中的航天大国,导演也许想说,未来的太空格局首先是冲突性的,所以是用导弹击毁卫星揭开序幕,这是这场太空灾难之源。虽说的是俄罗斯的导弹,但无法不让人想到二零零七那次轰动的、事先未作公开宣布的中国反卫星试验,在太空中留下无数碎片。这个关于太空军事化和政治化的情节,隐含了对人类在技术时代自我毁灭的忧虑。但最后却是三个国家的航天器形成三级跳,拯救了航天员。这是在讽刺,还是在赞美?我认为这部电影是有批判性的。

《地心引力》:今年最震撼的电影

主人公一个人呆在失去燃料的联盟号里等死,在绝望中,看到男航天员返回的幻象,堪称神来之笔。此时的男航天员,就是复活的耶稣基督,这是全片最有宗教感的一个场面,使整个电影升华。像这样的拯救主题,更多见于西方影片。像《异形》中,同样是女航天员存活下来,而她本身具有了圣母玛丽亚的气质。

当然中国电影也有类似的场面,比如有一部反映航天英雄的电影《飞天》,最后也出现了天宫一号,以及同样的灾难情节,但那不是反卫星试验,而是太阳能电池板被陨石击穿,这样开始了对航天员的营救,却是在党组织的英明领导下发挥了集体的作用。它的主题是中国梦和中国崛起。我猜想,这代表了太空时代,中西方不同的思维和文化背景。这才将是未来太空世界的最大趣味,而并非技术。

《地心引力》:今年最震撼的电影

我还有一个想法,不知对不对:正是长期拒绝接受人类拥有的一些普世价值,才是中国拍不出科幻片的最根本原因。许多中国人仍然不太具备“同一个星球、同一个宇宙”的意识,我们觉得身为炎黄子孙和毛邓的后代,在一百三十七亿年历史的宇宙中是特殊的。我猜测这是造成宇宙南北半球不对称、某些地域温差很大的原因。中国人未来的太空活动,可能会破坏宇宙的同向性法则。

话题:



0

推荐

韩松

韩松

39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重庆人,科幻作家,新华社记者。大学时代开始科幻创作,1988年、1990年获中国科幻银河奖,1991年获世界华人科幻艺术奖,1995年获中国科幻文艺奖。代表作有中短篇集《宇宙墓碑》、长篇《2066之西行漫记》《让我们一起寻找外星人》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