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星际穿越》英文名字叫做Interstellar,也就是“星际”,但到了中国,就一定要加上“穿越”二字,否则观众不接受似的。很奇怪美国人为什么就可以直接接受“星际”呢?我怀疑《三体》被拍成电影时,是不是也会改名叫做《三体穿越》。
 
当然了,从《2001:太空漫游》,到《普罗米修斯》,到《地心引力》,再到《星际穿越》,美国人的每一部太空歌剧,都拍得那样的让人神魂颠倒。你以为前面一部已经登峰造极了,可是,他们还能变出新招。这种创造力和建构力,说实话让我感到自卑。我觉得自己身为一名中国的科幻作者,太辜负这个时代了。那么说到这部电影,它有三个妙处。
《星际穿越》让人感到恐惧
 
一是奇观。导演用电影语言建构了一个想象中的世界体系。生活在五维时空中的生物制造出了一个异域,而要把这转换成人类肉眼能见的影像,就会十分惊人,这也是科幻电影能够一次又一次横扫票房的秘诀所在。物理学中的虫洞、黑洞,以前只能用数学来描述,如今也都以强烈的视觉效果,近距离拿给观众看了。还有地外行星上的接天巨浪和冰冻岩石的景象,这已不仅仅是画面,而是人类注定要经历的未来。当然这里面有不少镜头,让人想到了《2001:太空漫游》,包括那个与主人公一样性格形象鲜明的机器人,好像是在向库布里克致敬,却又有超越和突破,尤其是最后那个人工三维空间的场面,以及利用引力,打破时空障碍,传递信息。电影跟小说不同,它一定要以画面呈现。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幻小说描写的任何一种“不可能”的神异,都有了变成画面的可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们的整个人生,会不会就是某个外星文明制作的一部电影中的特效呢?看《星际穿越》的时候,想到的却是《盗梦空间》和《黑客帝国》。这实在是很绝望。
 
二是情感。在《星际穿越》中,人是电影的核心,人性被构造得分外强大,与科幻构思一起,推动故事的发展,一分钟都停不下来、错失不得。电影不遗余墨描写了友情、爱情和亲情,尤其是父女之情,讲得细致入微而出神入化。而这些情感被科幻的点子抓住并编织起来,就变得更有冲击力了。大概科幻的魅力就是把人类置放到极端条件下,去揭示最深刻的人性吧。这里给人印象颇深的是相对论,在高速旅行中,时间变慢,地球上子辈老去,而太空中的父辈仍年轻。屏幕上,儿子与父亲对话,瞬间长出了大胡子,相信很多中国观众看到这里,都会忍不住潸然泪下。还有最后时刻,年轻的父亲送别年迈的女儿,更是让人欷歔慨叹。在陌生外星的寻找与生存中,精神濒临崩溃的宇航员,也刻画得也入木三分。但接下来问题就来了:如一本畅销书中所说的,全世界杀人放火的美国人,地球上最不讲人权的美国人,有什么资格谈人性呢、谈大爱呢?而且还要跑到外星去谈。
 
三是哲思。这是科幻电影中特别要紧的。《星际穿越》表现的大概就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终极关怀了。不久,地球上的一切高科技,都不能挽救我们的注定衰落,而人类行将走向灭绝。因此需要寻找另外的家园。这便是一直争论不休的探索太空的意义。近三个小时的电影,讲的都是孤独的人类如何面对宇宙并走向宇宙。它纤毫毕现地展呈了与地球母星不同的“另外的世界”,让人犹如镜像般反观当前的存在,并提前置身未来。它极其真实地演绎了宇宙的残酷和恐惧。在太空中,集体会代替和超越个体。在危机来临时,只能抛弃整个人类,让他们统统去死,而靠极少数精英,作为种子,代表人类生存下去。电影也描写了人类进化的可能高级阶段,我们演变成了一种五维生物。那么,谁来拯救我们?并不是外星人,而是人类自己,是人类成为了上帝一样的存在后,在遥远的未来拯救过去的自己。但即便是上帝,他要通过个体的人类来完成使命。宗教的救赎,首先是自我救赎。因此电影表现的是信仰的问题。女儿相信父亲最终要回来,就像相信基督重临一样。所以宇航员库珀是耶稣基督般的化身。异星上的死尸,以及漂浮在太空中的主人公,都有十字架上受难者的形象。在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科幻电影,都是宗教电影。然而,最诡异的问题产生了:一部西方的宗教电影,竟然也在无神论的中国公映了。呆在北京的电影院中,我恍然若置身于教堂。
《星际穿越》让人感到恐惧
 
然而,上面这三个方面,亦是中国科幻小说《三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我不禁猜测,拍板进口《普罗米修斯》、《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的那位领导,一定是个《三体》迷。看完《星际穿越》,相信任何人都不再怀疑刘慈欣真的是以一己之力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他写危机,写末日,写人性的残酷,写世界的恐惧,他把物理学转换为了宇宙级别的画面感,浓墨重彩书写了太空时代男人和女人的情感,并讲述了对终极存在的深入思索。无论在主题主线上,还是在故事情节上,《三体》都与《星际穿越》相得益彰、暗通款曲、密丝严扣。特别是,《三体》到结束时,突破硬科幻的设定,超越物理学,描写了一个只有爱才能拯救宇宙的主题,这也正是《星际穿越》最根本的命题。
 
因此,既然中国人能写出《三体》这样的小说,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去说,中国人就拍不好电影版的《三体》呢?听说似乎也是由懂科幻的人在参与改编呢。科幻电影是类型电影,它的要求有很多,据说中国的《三体》团队也像搞奥运会一样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觉得,中国人拍科幻电影,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特效和制作的问题,我想,请国外团队应该不成问题。还有资金,如今也可以解决,中国人最有钱了。另外比如情感和哲理,也不是不可以处理得好。但最大的问题是文化问题,是把所有的这一切,整合到一起的能力。这不是技巧,而是发自内心的关怀,对科学和人性的洞察,是一种宗教似的情感,也就是所谓的真善美吧。中国以前是很缺乏的,比杀人放火的美国人还缺乏。所以,在中国,往往会看到,人们在用成熟的技巧表现一些幼稚的东西,也就是农业文明的村头杂耍,却非要冠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但现在开了文艺座谈会,情况就不一样了。至少我是充满信心的。中国的制片人和导演,不乏有情怀的。
 
最后只剩下一点点担心。实际上,归根到底,我仍然不理解为什么美国人花那么多的钱,去拍这么一部长达三小时的科幻电影,为什么在一部科幻电影中,所有的角色,都是一线的大牌演员出演。按照一种逻辑,甚至不以为这是好莱坞想要赚中国人的钱,而是认定这是美国人企图颠覆我们的一种手段。他们大概是想要把十三亿人都诱离地球吧。
 
所以,《星际穿越》这部电影,让人想到,美国这个国家,或者这个民族,它的可怕之处,其实在于它的伟大。任何的颠覆都源自一种伟大。我们正置身于一种对伟大的恐惧,以及对这种伟大的愤怒。这是观看《星际穿越》全过程中,每一个陌生而隔膜的画面刺激着我肾上腺素上产生出来的情绪。不明白这一点,又怎么能拍摄《三体》呢?因此要拍出《三体》,最重要的,是像赵本山那样,组织一个思想理论学习班。
话题:



0

推荐

韩松

韩松

39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重庆人,科幻作家,新华社记者。大学时代开始科幻创作,1988年、1990年获中国科幻银河奖,1991年获世界华人科幻艺术奖,1995年获中国科幻文艺奖。代表作有中短篇集《宇宙墓碑》、长篇《2066之西行漫记》《让我们一起寻找外星人》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