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下午是“探索场”。首先放映了暖场片。字母显示出“宏伟的生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自然法则,从单一形态到繁复,这是进化的力量”等等中英文字样。据说选自《物种起源》。

腾讯WE大会为什么很刺激(下) 第一位上场的是美国来的霍夫曼。对他的介绍是,牛津大学哲学硕士,却被称为互联网界的“创业教父”,世界上第一批社交网站之一SocialNet的联合创始人,世界上最大和最早的线上支付平台PayPal的初创成员和前任副总裁,世界上最大的专业社交网站LinkedIn的联合创始人,硅谷最多产与最成功的天使投资人。

腾讯WE大会为什么很刺激(下)他讲了世界在怎么变化。以前,是传统电视,后来,有了互联网,人们关注怎样联系互相。人,公司,大学,机会,都联接在了一起。这就是现今世界的构成。一切集中在网上。传统来讲,是你有一个好主意,把它弄起来,就成了。现在,必须要连接成规模。要有更多的相关性,成为一个大尺度的互联公司。

世界上最大的十几家互联网公司,有五家来自中国,最厉害的是阿里和腾讯。另外还有十几家跟网络生意有关的公司,四家来自中国,最厉害的是小米。

企业能够成功,有相同处。

第一,是有很大的本土市场。第二,是有企业文化。第三是财政环境好。第四,有技术人才。第五,起步时的生态要好。

中国和美国的硅谷可以互相学习。

关于中国,可以这么描述它:一是忙碌而充满活力。霍夫曼到过世界各地,看到硅谷快,中国更快。二是实用主义。是最有效率的,一干就能齐活。三是人才库。在硅谷是没有的。中国有很多人可以集中起来解决问题。四是市场规模。四是商业模式,这是超级重要的。

再看硅谷。一是网络化,有各种关系,能把资源介绍给对方,帮助解决问题。三是有深度的技术能力。各种技术,网络,物理,生物,细胞,能源,虚拟。三是全球聚合力。一个大公司可以马上铺到全球去。四是企业化发展。四是公司间的人员流动。

所以中国和加州可以互相学习。中国互联网,全球互联网,还有日本、德国的互联网,应该有联接的关系。

有一个语组叫“技术驱动的闪电式扩张”(TECHNOLOGY ENABLED BILITZSCALING)。BILITZSCALING来自德语blitzkrieg,二战中的古德里安那样的坦克闪电战。霍夫曼说,小米就是这样的。

你的身份认同,你的IDENTITY,取决于网络关系,而不是PROFILE,即自我描述。

 

第二位是伊藤穰一。对他的介绍是,退学两次,无学位,做过DJ,喜爱魔兽世界《时代》杂志“数字菁英”、《商业周刊》50大“亚洲之星”、《世界经济论坛》百大全球明日领导者之一、牛津大学互联网学院的终身成就奖……日本互联网历史上诸多“第一”的造就者Twitter, Flickr, Last.fm等著名互联网企业的投资人MIT媒体实验室掌门人(总监)。

他主要介绍了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说这个实验室有三十二年了。人们或搞研究,或搞学术,来往于二者之间。

腾讯WE大会为什么很刺激(下) 整个实验室有七百人,包括研究人员和学生等等。

实验室得到了跨国公司的支持,有八十个公司成员,包括世界主要的公司都在资助。比如丰田、LG、三星、华为、海信等等。

实验室有二十四个专业领域。它们的工作可以用独特性、冲击力、魔术性(UNIQUE,IMPACT,MAGIC)这三个词来形容。(我觉得这跟优秀的科幻是一致的。事实上,去年我访问麻省理工大学媒体研究室时,即亲眼见证了其科幻的一幕。)

随后他举例介绍了一些具有的专业实验室的情况。它们都在做一些非常科幻的工作,比如自动汽车、城市农场、增强显微、光遗传学、合成生物窗子等等。

他讲到,“生物即数据”。三十年前,实验室是没有数字化的。以前没有想过会有相关。生命科学家不这样做。

基因是四种语言(碱基)构成的。生物学即信息学。

现在,做生物的不仅是来自生物行业,而更多来自另外领域。比如做物理的,做机器的。实验室里的工作就像艺术一样。

他展示了一些照片,比如用计算机设计细菌。

腾讯WE大会为什么很刺激(下) 还有一个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NTERNATIOAN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S COMPETIION),简称“iGEM”,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国际顶级大学生科技赛事,由麻省理工学院二零零三年创办,二零零五年发展成为国际赛事,于每年十一月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成果展示和评比。iGEM每年的竞赛都受到Nature,Science,Scientific American,Economists等杂志,以及BBC这样的传统媒体的关注并进行专题报道。中国学校也有参加,并曾获金奖。

他说,移动时代成长的孩子,他们的大脑是与众不同的。

他们总是在联结,生活在人工织构的世界,这是一个创造性世界。

以前的大学,是大教室里听课,满书架的图书。现在,人们的学习,并注是否有趣。

科学家在人的身上装了传感器,以感知和分析大脑运动。

这样,提出了创造性的学习的概念(CREATIVE LERNING)。

有四个点,PROJECTS ,PEERS ,PASION,PLAY。

机器人是机器人,人是人。

 

第三位是DAND,末来学家工厂负责人。

他讲,什么是末来,什么是未来的技术?给了你翅膀,让你飞,但飞到哪里?没有答案。

腾讯WE大会为什么很刺激(下) 他小时候,学吉他。一个月一个月地学。身体和乐器怎么配合。怎么把手指变成吉他,做了一个机器,帮助弹奏。让手指到达正确位置。不断纠正。

在新加坡,他制作了一种超级鞋。鞋垫有传感器,能知道你的位置,不会迷失。

在束埔寨,为了帮助贫困孩子接触艺术,他把键盘改造成钢琴。

在东京,为了与女友保持联系,发明了一个KESSENGER。超长距离接吻。远隔千里,双方吻各自的机器。通过传感,对方便能切身感到。

他提出,未来就是今天,并且就在你周围。因为明天太晚了(FUTURE IS TODAY,AND AROUND YOU。TOMORROW IS TOO LATE。)

 

第四位是BROWER:《颠覆医疗》的作者,他的最新力作是《未来医疗》。中文版明年问世。

他是从看《星际旅行》,学会预测未来的。

腾讯WE大会为什么很刺激(下)

他的一个核心观念是,未来的医疗,是消费者决定一切。

医疗将从行业端转移到消费者一端。这是一个购买者的市场。

将来,人们不会呆在家,而是在移动中。

那么,有一个仪器,戴在手上,人体所有的数据测量就都在上面了,每时每刻把心跳、血压读数、呼吸频率与深度、体温、血氧浓度、血糖、脑电波乃至各种身体活动及心情等等的生命与生活指征,传送到远程监控装置那里,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分析。数据是最重要的。这样可以远程监控你。

这就是移动医疗记录。

医院就是数据公司。

神经元技术将形成新的硅谷。

传感器和数据,会产生观察者效应。数据本身就能治疗,会向神经元反馈信息。 

算法诊断会成为一种趋势。

算法将决定用药。

会出现公民医生。每个人都会卷入医疗过程中,我们都不能置身医疗之外。

大的品牌将在预防医疗中起到主导作用。

零就是一,少即是多。

每个人都拥有仪器数据,可以跟世界任何人比较。

这不仅是公司行为,更是一场运动。

医疗革命将是二十一世纪的头条新闻。

我听了他的演讲,想到中国医院的看病难、看病贵,门诊部里的长龙,人山人海,各种医托,医生疲于奔命,简直如听天书。

 

第五位EFI COHEN ARAZI的演讲主题也是医疗:与神经元对话,从科幻到现实。

他是RAINBOW MEDICAL的首席执行官。是医药科技领域的专家。

他从祖母是盲人讲起。那时,无法治疗。但现在不同。今天人们想过幸福的生活。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机器,可以修复。有很多新技术、新领域要去征服。

今天可以操纵原子,实时影响细胞,改变人类的生命。

腾讯WE大会为什么很刺激(下) 可以在视网膜后面植入芯片,让人恢复视力。

过去,五十年代,开始开发改变生活的疗法。

今天,有了针对多种慢性病的治疗方法。

许多东西能植入身体,比如耳蜗植入,恢复听力。(他放了一段录像,恢复听力后,病人喜极而泣,场上鼓掌)。

有了人造器官。

他说,我们已有技术,只是还不知道怎么用它。

腾讯WE大会为什么很刺激(下) 有的病暂时还没有疗法。比如,盲人,颠痫,老年痴呆,有的心脏病,瘫痪。技术在哪里?

今后的生物工程的方向在哪里?

是脑研究,是技术和小型化能力,是软件和人工智能,是生物材料,是三D打印,是传感器和机器人。把所有这些结合,形成医疗解决方案。

未来,要研究脑结构、细胞类型神经语言、数据怎样存储和提取,等等。

未来有更多的应用式植入。

可植入传感器,可植入药物,可植入药物传输器,可植入人工器官。

可以用纳米植入,代替损坏的视神经,接受到信号,再转化,传输到大脑视觉皮层。

颠痫也可治。

瘫痪,以前是轮椅,现在是外骨骼,今后是在大脑中植入东西。

老年痴呆也可以治疗。

医疗产业随着新发明而进步。

最优秀的人将集中到医疗领域。

 

然后是对话,腾讯首席探索官DAVID WATERSTEIN对话演讲嘉宾霍夫曼和伊藤。

讲到了大技术、大变化,人类怎样才能比机器做得更好,无论什么机器被发明?

霍夫曼说要终身学习。

另外,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会融合一起,下一个趋势。

又问到中国会怎样,什么技术领域会有突破。霍夫曼讲到是移动技术。伊藤讲,中国人很实干,规模大,有领先的人发现了一样东西,就能推行。

 

第六位是TONY PRESCOTT。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教授。题目是THE ME IN THE MACHINE,也就是“机器里的我”。讲机器人的自我意识问题。

腾讯WE大会为什么很刺激(下) 他说,人有感知,便成为了我。

他们从小鼠的行为上,学习制造机器人,嗅这世界是怎么一回事。

他们制作了一个哺乳动物式的机器人,探索世界并与人互动。(他把它带到了现场,并让它在台上行动。)

他们成立了一家有大脑的机器人的公司(A BRAIN-BASED ROBOT COMPANY)。

人类什么能力最难被复制进机器?他给了一个树状图,包括自我意识,情感,普遍知觉,理性,语言,学习,传感和动作等。

讲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I THINK,THEREFORE I AM。

但是佛教讲无我。这是对笛卡尔信徒的不变自我意识的一个反对。执着于自我的幻觉,是痛苦的来源。

心理学上的自我有多个部分。包括要有我的观点,有对掌握自己身体的感觉,把自己和他人区别开来,能认识自己(比如在镜子前),把他人视为自己的代理比如“你”,有你是谁的意识,有一个人生故事,有人生目的,有一系列的观念,等等。

有各种自我意识,身体的,时间的,社会的,观念的,隐私的。

自我意识是发展中的。

自我意识可能不是人的本质,而是过程。就像计算机运行它的程序一样。这样就能为机器人设计自我意识。

所说即所做。

腾讯WE大会为什么很刺激(下) 时间意义上的自我,是对过去的记忆和思考未来的能力。能重构过去的事件,想象未来。

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有用吗?有用。身体意识的,顾及周围人的安全。时间意识的,提供个性化帮助,能更好的参与。社会意识的,更好地懂得人类的需求。

 

第七位是何博飞,格灵深瞳创造始,CEO,题目是自然世界的搜索引擎。

他回忆,一九九七年的互联网。

搜到乔丹照片,很激动,当时要弄到他的照片,要换几趟车,进城去买。

一下改变了生活。能获得想获得的任何东西。但真的吗?

十八年前用猫。那时谷歌还在实验阶段。今天的谷歌,是被屏闭。

腾讯WE大会为什么很刺激(下) 自然界被储存和利用的数据不到百分之一。

我们获取的信息量很少。那么多信息未能形成数据。形成的都是人产生的。

应把自然界发生的一切实时无缝转化为数据。

重构,整理,变成信息,再从中获取INSIGHT即洞见。 

需要计算机拥有自动感知自然世界的能力。一切,鞋子,都是机器人。

把世界的一切转化为数据。

人,视听嗅味触觉,五种。

大脑百分之八十神经元处理视觉信息。

展示了一平方毫米神经元的显微图,如同彩虹。

计算机为何不能代替我们看懂世界?有的官能对于计算机来说非常难,比如认出一个老友。

让机算机拥有视觉?尝试理解人的行为。

全球两块硬盘中一块是卖给安防监控行业。

腾讯WE大会为什么很刺激(下) 要获得“上帝视角”。

现在看到小偷在移动,但并不知发生了什么。因此要有INSIGHT。

传感器无缝联接。

尝试理解人的行为。

自动驾驶最大障碍,是视觉,理解发生了什么?

我们要用几千元人民币,让每一辆车有视觉能力。比谷歌便宜好多。

在现实与虚拟间搭一座桥。

进行异常行为监控。

知道任何一个物体的属性。

知道车辆中主人的驾驶行为。(我想,他的机器,今后会监控人的思想吗?)

把日常生活中任何事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数据。

虚拟与现实世界有完满的融合。

这位CEO是用汉语演讲的,虽然他会英语。

 

第八位是EMILIANO KARGIEMAN,航天数据研究专家。来自阿根廷。

他先展示了一幅宏图。二零四零年,世界人口达百万。粮食怎样生产和分配?能量怎样生产和分配?关键性的基础设施怎样建造?自然资源怎样可持续利用?食物,能源,基础设施,自然资源,构成我们的基本的东西。

他讲到了博尔赫斯的一个小说,《阿莱夫》(ALEPH)。

腾讯WE大会为什么很刺激(下) 这个小说讲一个老房子,它的地下室的一个角落里,有一个阿莱夫。阿莱夫就是包含着一切的点的空间的一个点。它包含着所有的世界。它就是“不可思议的宇宙”。

在这位科学家看来,卫星,数据,就是做这个的,是用来理解世界。是包含世界的一切的点,是阿莱夫。

他建立了公司,从太空中适时观审慎世界上发生了什么。

他们发射的卫星就叫“阿莱夫”,是系列的星座,比起以前的卫星便宜很多,载荷较小。但形成一个很大的布局。

今后,可以用于建设空间城。

我看到,在这里,又一次出现了文学。科学家正从文学中寻找灵感和资源。只谈技术的创业者,可能是走不远的。

 

接下来是EVA DUNDAS,数字教育专家,BRANCING MINDS的首席教育官。

腾讯WE大会为什么很刺激(下) 她提出了学习的教育。还有教育工程学。

她介绍科学家与工程师之相同和不同。目的方面,一个是理解(TO UNDERSTAND),一个是制作(TO FIX)。都是从问题开始,但一个是QUESTION,一个是PROBLEM。然后都要获取知识。都要做出预测。前者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做试验,后者在环境中做试验。然后都要评估和重复。

教育的问题是,老师对反叛的学生感到困难。一是老师在理解学生为什么要反叛方面常常感到困难。二是老师不知道该用什么策略来应对。三是老师对于如何知道他们的策略是否有效感到困难。

所以教育工程要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包括使用技术手段。数据分析系统,认知实验室。

最后,她提出要把高质量的教育带给那些未能联接起来的世界(DISCONNECTED WORLDS),解决数字鸿沟的问题。

 

最后是来自荷兰的HANS GUYT。他从事儿童权益保障。来自“人类之地”。他讲了儿童性剥削的问题。

儿童受虐待,包括贩卖、劳工、当士兵等。(这让我想起伊藤计划的科幻小说《虐杀器官》,里面出现了被美国特种部队疯狂射杀的印度儿童士兵,十几岁的女孩全身赤裸,拿着中国造的AK-47冲上来,然后被美制高性能的子弹撕裂)

腾讯WE大会为什么很刺激(下) GUYT讲的是四五年前开始做的调查,对菲律宾的网吧的调查。那里的小女孩通过网络,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有恋童癖的成年男子达成交易,然后提供色情视频,甚至直接的肉体交易。有的是贫困的父母强制孩子这么做。

这对孩子的危害很大,比如他们会性行为化,做出自我摧毁的行动,自我价值低估,教育延迟,她的一生都被打上标签,遭到破坏。

“人类之地”的行动,是调查和曝光这样的行为,并让各国政府提上议事日程,识别并惩罚犯罪者,并寻找新的方式,来减少对这方面的性需求。

“人类之地”利用电脑软件创造出一名十岁的菲律宾虚拟女童“甜心”(Sweetie),并让她通过视频镜头,在网络聊天室中做出露骨的性表演。十周过后累积了两万多名网友观看,多达一千名以上的人表示他们愿意付费观赏,其中不少人已为人父,甚至还有不少音乐家和建筑师等高级职业人士。

“人类之地”收集这些恋童癖者的资料汇整成名单,送交警方进行调查。

他说,已经逮捕了不少人,并现场播放了包括CNN等全球媒体有关逮捕的报道。

今后,是二点零版的制止儿童性剥削的计划,包括要考虑怎么预防,让网络世界更安全。

(我想到了前面讲的医学,可能恋童癖的人携带有突变的基因吧,那么可以医学治疗。另外,上午的全息投影术,饲养宠物,也可能在色情市场上得到应用。)

这里涉及了互联网的社会问题,与之前主要讲技术不太一样。

我转头看去,见北展剧场里一些科技大佬睡着了。全场的人走了将近三分之一到一半。对此我百思不得其解。腾讯WE大会为什么很刺激(下) 

腾讯WE大会为什么很刺激(下) 

最后的环节是腾讯执行副总裁汤道生与两位嘉宾的互动。他说,今天有十六位嘉宾做了演讲,从过去带到现在,又带到未来,又带回现在,因为FUTURE IS NOW。(我想到科幻圈常说的未来入侵现实,未来已经来临、只是尚未流行,未来在现实的第几层,等等)

请上来了谢菲尔德教授TONY和格灵深瞳的搏飞。

首先放了一段铁臂阿童木的电影片断。汤道生说,是手冢治虫一九六二年拍的,带来了几代人对机器人的设想和幻想。未来机器人将如何?

腾讯WE大会为什么很刺激(下) TONY说,这种机器人,离现实还很远,像人一样的,甚至超人一样的,还很远。但现实中的AI已有一些超过人的能力。未来机器人与人是不同的。

何搏飞说,最终目的是把人解放出来,不在于人形还是动物形,任何一种东西都是机器人。目前机器人是帮助提高效率。

汤又提问DATA PRIVACY,大数据隐私问题。

何搏飞说,腾讯掌握这么多数据,腾讯怎么处理的?汤说,所有信息加密,仅提供通道,不做分析。

何说,现在他们更关注WHAT,行为结果和规律,隐私,面对新概念,人会恐慌,但不会止步不前,十年前不会把账号给一个手机,可开发保护隐私保护机制。

TONY说,跟透明度有关,要更加透明,让公司的行为更透明。

汤说,为什么要对伦理问题关心。

TONY说,应更开放,公开地讨论技术带来的可能性。

何说,人作为物种有强大适应能力,人工智能会替代人工作,但以前一直在发生,拖拉机代替农夫,今后,人会去做更有创造力的,想象的工作,艺术的工作。

汤:计算机视觉下一个挑战?

何:自然界发生的事中,提取结构化数据。

TONY:能看,能归纳,能描述,能懂得人类。挑战是怎么操纵,还有一些人类特有能力的,如食物的处理,还有人类的语言等。

汤: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商机多,给大家建议什么?

何:不要仅仅把注意力放在互联网,即将看到站在人工智能边缘,AI是互联网之后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大数据。

TONY:人工智能将能激活世界。各国都有机会。人会去做创造性的工作,有更多的自由时间。

 

到下午五点五十分,活动结束。

二十多年,北展剧场,从充满反叛性和革命性的崔健演唱会现场,变成了传播工商业文明、消费和技术的平台。

 

吴岩说,有的内容比科幻还要科幻。

我觉得,这给科幻提出了挑战。科幻作家怎么跟上前沿科技发展?科幻作品怎么提供洞见,预言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的影响?有一些中国科幻作品读起来还像是七八十年代甚至五六十年代的味道。

技术的发展,速度太快,并不能预测很多可能性,会带来什么改变,这个领域,完全可以留给科幻。

另外给传播提出问题。

这回腾讯做了网络直播,而且也请了媒体报道,超过前二次的力度。

据说,这一个月,腾讯公关部累坏了,全球各地请人,从一百位技术精英中筛选出十六位,做会议准备。请的人,是创新技术的,前沿的,或者是新的思想的。这是一场被定位于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思想的公益行动(虽然也卖票)。

今年是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科学传播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关注科学的人增多。以前是文化人做科学传播,而今后大公司会起到重要的桥梁渠道作用。

前不久,华大基因等在深圳召开科学传播大会,也是这样的。

但如何让更多的社会大众知道这些,还需要媒体尤其是大众媒体、网络新媒体考虑的。这么一个会,那些科学家从那么远的地方,美洲什么的飞过来,讲二十分钟的话,按北展剧场座位全部坐满,现场听众也只有二千七百个,中途还有近一半走了。第二天上网搜索,媒体对大会的报道,并不是很多,而且很多比较潦草。

怎么让更多的中国人知道这些呢?当前,政治传播的力度仍然太大,而科学传播的力量还很弱。另外比起双十一的消费行为艺术来,科学就太边缘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实际上科学或以科学为骨架的大公司正在主宰人民的欲望和行为。

 

 

0

 
话题:



0

推荐

韩松

韩松

39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重庆人,科幻作家,新华社记者。大学时代开始科幻创作,1988年、1990年获中国科幻银河奖,1991年获世界华人科幻艺术奖,1995年获中国科幻文艺奖。代表作有中短篇集《宇宙墓碑》、长篇《2066之西行漫记》《让我们一起寻找外星人》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