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九月十日至十一日,第七届全球华华语科幻星云奖及嘉年华就要在北京举行了,这是迄今在中国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科幻活动,权威的官方网站新华网首次参与主办,预计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加拿大、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上万名科幻作家、科幻爱好者、评论家、学者、出版人、电影人等参加。新华社副社长刘思扬还要在国际科幻论坛上发表讲话。

其中,颁奖典礼将于十一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据组委会透露,这次角逐的作品有几百件,虽然不大会出现如刘慈欣《三体》那样产生全社会轰动的小说,但作品普遍质量较高,为近年少有。如长篇小说中江波的《银河之心III逐影追光》、王晋康的《天父地母》、何夕《天年》等都是国内一流的硬科幻,极具震撼。其中《银河之心》是一部描写人类在银河系中生存的系列小说,展示了人类科技和文明发展可能达到的一种极限。小说表达了中国作家关于宇宙可能性的宏大想象力和叙事力,有的内容堪与《三体》媲美,而《天年》刚刚获得了银河奖最佳长篇奖。另外,中篇小说中,像张冉的《太阳坠落之时》和顾适的《嵌合体》,都是颇具冲击力的作品,而陈楸帆的《巴鳞》,无论从科幻意义还是文学意义上讲,均达到了极高水准,它被《人民文学》发表,又被《新华文摘》和《中篇小说选刊》转载,是近年中国科幻的难得的佳作。《巴鳞》和《太阳坠落之时》也刚刚获得了银河奖的最佳短篇和中篇小说奖。

华语科幻星云奖是华语世界科幻文学的最高奖项,已在四川成都、山西太原、北京市举办了六届,从最初的寒酸简陋,到现在影响日益扩大,正在成为一个隆重的国际性科幻文学专业奖项。不少优秀作品和杰出作者都是在星云奖上斩露头角的。曾经获得星云奖金奖的《三体》和银奖的《北京折叠》,后来还获得了全球最高科幻奖雨果奖。

根据组委会发布的消息,今年嘉年华期间,将进行中国科幻星云奖、美国星云奖、日本星云赏三国会长的会见及交流活动,以及国际科幻作家高层论坛。同时,组委会还要组织中外著名科幻作家近40人举办科幻名家与科幻爱好者见面及签名售书活动。

在星云奖之前,在北京举行的《科幻世界》银河奖颁奖仪式,已掀起一个高潮。这是一个老牌的科幻奖,恰逢它创办三十周年,活动场面亦蔚为大观。可以说,整个九月形成了中国的科幻季。在中国科协的整体操办下,构成“中国科幻大会”,国家副主席李源潮还来到现场发表讲话,这也是世界科幻史上前所未有的。

在我看来,中国科幻原创势头甚旺,特别是一批八零后、九零后作家崛起,成绩非凡。像今年,还在读博的九零后青年作家周敬之的《星陨3-沙漠的狼与公主》就很引人瞩目。另外,科幻文学理论研究也得到重大推进。李广益博士的《凡尔纳的中国旅途》和任冬梅博士的《幻想文化与现代中国的文学形象》,都已入围星云奖。中国科幻越写越好,与强大的理论指引是分不开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在中国科幻这儿,都初初具备,但制度自信还差一些。

比较遗憾的是,国内对星云奖及银河奖的关注热情都还不够。往往要中国作家在国外获了大奖,才会掀起一波舆论热潮。但其实,类以《北京折叠》这样的优秀作品,在历届星云奖、银河奖中,屡屡涌现。如在《北京折叠》获得星云奖的二零一四年,就还有陈楸帆的《造像者》和夏笳的《二零四四年春节旧事》等作品同时获得短篇银奖,也非常了不起。当年的短篇金奖由台湾作家平宗奇的《智能型人生》收获。这些作品不仅想象力丰富,而且非常关注现实问题,重视探讨人类的情感,深刻反映了我们的现实变化。今天回头来看,像《造像者》这样的作品,可以说更为经典。而像《北京折叠》,它当年斩获了银奖,次年又在科幻坐标奖中夺冠,亦说明它本身确是一部杰作。这方面,中国和西方的标准并没有太大差别,具有“共同价值”的基础。有的人在《北京折叠》获雨果奖后说,作者是要通过展示中国的阴暗面来讨好西方。这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根本不懂科幻。

但为什么这些优秀的作品在国内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呢?这的确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对此我并没有确定的答案,希望接下来举办的国际科幻论坛,能对此以探讨。

我对本届华语科幻星云奖以及《科幻世界》银河奖的最大期待,是国内的媒体也好,评论者也好,公众也好,能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本土作品、本土作家、本土奖项上来,讨论其内容,传播其影响,在它们在国外获奖之前,就由我们将其推崇起来,而不是老是墙外开花墙内香。


话题:



0

推荐

韩松

韩松

39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重庆人,科幻作家,新华社记者。大学时代开始科幻创作,1988年、1990年获中国科幻银河奖,1991年获世界华人科幻艺术奖,1995年获中国科幻文艺奖。代表作有中短篇集《宇宙墓碑》、长篇《2066之西行漫记》《让我们一起寻找外星人》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