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人猿星球》从1968年起,相继拍摄了五部,形成了一个经典系列。2001年鬼才导演蒂姆·波顿也尝试翻拍过,但这些作品都源于皮埃尔·布尔的原著小说。2011年的《猩球崛起》被视为《人猿星球》的前传。原著在上世纪八十年初译到中国引起的关注并不够。它讲的是宇宙航行,人到外星,发现那儿被猩猩统治,猩猩有高度的文明,而人类被当作野生动物,关起来研究。后来宇航员逃回地球,发现地球也被猩猩统治了。科幻小说或科幻电影都是现实主义的,是现实的反映。有几个关注点:一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进入宇航时代,人寻找外星生命,探寻重建与物种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二是隐喻西方的衰落,越战的失败,造成一种恐慌,还有社会主义兴起,与资本主义的竞争,挑战西方中心主义;三是对人类自身发展的担忧,当时有三大问题:人口爆炸、生态失衡、核云密布,而万物之灵,并不是最文明的,或会自我毁灭。这些都可以用猩猩来作隐喻。那么,后来据此拍了多部,包括人类在与猩猩的战斗中使用核武器。2001年的前传改编,比较成功,继承了原著的科幻性和思想性,而且今天的大的背景,与那时也有相似。比如,现在是中国在这个星球上崛起,多元力量兴起,而西方发生金融危机,整体下滑。不同族群和宗教频繁冲突,新的科技革命则带来双刃剑。这里谁是猩猩一方呢?

《猩球崛起》中能看到很多科幻经典的影子。比如《弗兰肯斯坦》,它讲的是人可以做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造出生命。但这部影片中,是给另外的物种赋予智力。逻辑是一样的。这点上,跟《2001:太空漫游》相似。这个电影拍于1969年,刚好在《人猿星球》第二年,相反的是,是外星人到地球,发现了猿类世界,为后者注入智力,帮助猿类进化为人类,最后人类去太空中寻找创造者外星父母。最终人类自己也进化为神一样的存在,也就是从猩猩摇身一变成了上帝。去年是人工智能元年。人类不仅给机器赋予智能,而且为其他生物赋予智能。但最后的结果是,可能发生创造者与被创造者的竞争甚至战争。这种创造者与被创造者之间的关系,是格外复杂的。也会让人想到马克思说的人类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我们的确正在经历时代的大变革。

《猩球崛起》男主角詹姆斯·弗兰科在出演本片前凭借《127小时》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但他在片中却丝毫不及黑猩猩凯撒的光芒。而支撑这个虚拟角色的则是维塔特效第一次在实景应用的动作捕捉技术,以及该技术的殿堂级表演家安迪·瑟金斯动作捕捉技术带来真实感,现实与虚拟无间融合。人与猿的感情复杂交流化。那种对人的留恋,又对自己种族的维护,表现得很细腻技术能带来情感,甚至技术本身就是情感。技术能改变人性,或者技术本身就是人性。动作捕捉技术无疑会将更多的文字变为影像。中国传统文学里的,从《诗经》到《聊斋志异》,都可以改编成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也可以重拍。童恩正还有一部《雪山魔笛》,写中国科学家,到青藏高原,发现了猿人生存到了今天。用它甚至可以拍出中国版的“猩球崛起”系列。

7月,华纳的《泰山归来》上映,这是人猿泰山的形象第33次被搬上银幕。“金刚故事一直是好莱坞翻拍的热点。荷兰女哲学家詹森曾总结,人类爱猿,更爱在电影中拿猿猴表现些什么,这背后是有逻辑的。人与猿的基因最相似。同样六十年代,与猿的故事,有珍尼·古多尔,深入黑猩猩社会,共同生活,了解其习性。结果发现猿是一种高等的生物,会使用工具,能学会语言,能表达爱,敬畏自然,能合作、战争,能同类相食。她说当我看了有些医学科学家实验用的关在笼子里的猩猩或猴子时,就好像在波兰参观纳粹集中营时所感受到的同样滋味。”同样,也是英国人,德斯蒙德·莫利斯1967年写了《裸猿》,也就是《人类动物园》三部曲。人的基本行为模式,是在从树栖猿、地栖猿、狩猎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包括战争和宗教,都可以用猿的行为来解释。骨子深处仍然是猿。他认为,尽管技术在飞跃发展,人类仍然是相当简单的生物现象。我们仍然是卑微的动物。这有助于我们把握分寸且知道天高地厚,保持头脑清醒。我们说,猩猩很蠢,但反过来说,人不也很蠢吗? 电影传达了一个观念,了解别人才能了解自己,拯救他人才能拯救自己。不过这很可能是一个过时的观念。

《猩球崛起》第三部于2017年上映,人与猿的战争画上了句号,被称作“终极之战”。但这一经典的科幻IP恐怕不会停止。不妨大胆猜测,以后若再翻拍,会有哪些新的方向?换个位置想,猩猩成了上帝,他为了拯救人类,而不惜牺牲自己吗?但人类还是会自我毁灭吗?而猩猩会因此抑郁自杀吗?猩猩如果探索宇宙,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人类的宇宙吗?宇宙都是不同种族的观念的投射。

话题:



0

推荐

韩松

韩松

39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重庆人,科幻作家,新华社记者。大学时代开始科幻创作,1988年、1990年获中国科幻银河奖,1991年获世界华人科幻艺术奖,1995年获中国科幻文艺奖。代表作有中短篇集《宇宙墓碑》、长篇《2066之西行漫记》《让我们一起寻找外星人》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