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在单位连呆两天,改中国梦的稿子,没改出来。于是决定去看《星际迷航》。结果好莱坞没有赠我中国梦,却让我找到了另一种感觉——正是这种感觉让我成为了科幻迷。
我回想起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读《星际迷航》小说的情形,那是我最早读到的几本西方科幻小说之一(其余的是阿西莫夫的《我,机器人》和威尔斯的《世界大战》)。对于一个连飞机都没坐过的中国孩子来说,外太空,曲率飞行,外星人,各种神奇的技术装备,冲击力实在太大了。从此我开始做科幻梦。
那时的中文译本叫做《星际旅行》而不是《星际迷航》(我更喜欢前者的译名),还有,是斯波克而不是史波克,是克林冈人而不是克林贡人,是瓦冈星而不是瓦肯星。那艘伟大的飞船则叫做“企业”号而不是现在影片字幕中的“奋进”号(美国最著名的航空母舰和航天飞机在那个年代也都译作“企业”号。世道变了啊)。
尽管电影跟小说不太一样,甚至让我有点儿小小的失望,但总体上仍令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我为飞船进入深空的航迹而震撼,我为那些神话般的人物而感动,我为太空的宏伟和宇宙的神秘而落泪,一句话,我重新体悟到了只有科幻才能带来的奇异性和认知性,并震惊于人类以极大的冒险精神,在眼花缭乱的高科技背景下,在遥远的未来与其他智慧生物发生接触。这一切是那么的陌生神异,并穿插着丰富的知识和终极的哲思……
电影的结尾,也就是出现演职员表的那段,一幕幕呈现了整个宇宙的奇观:星云、星球、辐射、星舰残骸……可惜观众们已经在柯克船长话还未讲完时就捧着爆米花起身离场了,就像他们每次在民航客机刚刚降落时就迫不及待去取行李一样。柯克船长提到了人类最后的边疆、与外星文明交流、去到人类从未涉足的地方等内容。这些都是把科幻迷耳朵听起茧的话语,却仍然让我慨叹万千,久久呆坐在座位上。
虽然据说可能由于没有经过大航海时代,亚洲人很难体会到探索宇宙的乐趣,但据报道,《星际迷航》在中国和韩国都收获了不俗的票房,甚至名列冠军。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但是看完《星际迷航》,我对中国科幻电影的现状更加悲观了。差距该以光年计吧。中国近年涌现了很多优秀的本土科幻小说,随便拿一部(如宝树的《在冥王星上我们坐下来观看》)都可以翻拍成一流电影,却无法付诸实践,乃是因为电影是一个团队的事情,而中国需要团队来做的事情大都做不好(比如足球和红十字会)。中国有感觉有智慧的电影人比大熊猫还要稀缺,简言之,他们虽然手里都挥舞着最新的苹果手机,但大多数人的头脑还集体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这样是拍不出科幻片的。
星期日这天虽然空气污染严重,但北京街上的人是那么多。西单大悦城里更是人山人海。这充分让人认识到,我们已进入一个消费时代,拥有强大消费力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是当之无愧的上帝。已经回不去八十年代了。到影院来的几乎都是成双成对的男女青年。这让我有些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烂片能够票房高企,因为看电影不过就是情侣们坐在那儿一边吃爆米花一边打发时间的过程,何必那么认真?如科幻作家翌平所说,“严肃的标准几乎悉数土崩瓦解,占据优势的是一种最浅显易懂,自娱自乐的文化。”这也许便是电影《星际迷航》带给我的感觉不如小说《星际旅行》的原因吧。当然,就连剩男剩女的大量增加,大概也跟资本商业化下通俗电影的高歌猛进有关吧。中国导演近年来拍出了大量的当代才子佳人戏,年轻人都按银幕标准去考察对象了。中国过早进入了对技术和商品的消费,而跳过或省略了那个需要想象、激情、创造和冒险的阶段。
我每次去西单大悦城看电影的一个附带目的,是吃味千拉面。吃面的也个个都是年轻人,三十几块钱一碗的面条,买起来眼睛都不眨一下。
修行的僧人也就只有在公共汽车上才能见到了。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