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马尔克斯去世前的一周,我鬼使神差,把我二十年前买的、尘封在书堆中的、一次也没有读过的《百年孤独》取了出来,装进书包,准备完整地看一遍,但由于马航的缘故,我最终再次没有来得及看完。以前不知有多少遍,我每次只是把“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这句开场白读了,就因为种种原因,再也没有读完。据说莫言也是这样的,他也一直没有读完,直到有一天要代表国家去哥伦比亚还是墨西哥访问了,才在飞机上把《百年孤独》给读完。现在看看,我收藏的这本一九八四年初版的《百年孤独》是根据英译本和俄译本译成中文的,印数是八万多册(此书在全球用二十五种语言发行了五千万册)。书真是便宜,才五块七毛五分钱。唉,这么便宜的书我都没有读完。我在马尔克斯活着时,没能读了这册人类史诗,留下了永恒的悔恨和遗憾。

马尔克斯之后,用科幻代替魔幻

唉,今年大概就是姓马的人的灾年。

不过,稍微慰藉的是,在马尔克斯逝世前一周,我终于还是读完了他写的另一篇小说,也就是把《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这个短篇读了。这是我第一次读完马尔克斯的文字。我不知道《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竟是他的名篇,它只是默默地掺杂在一本我十多年前买的拉美文学的中译本集子里,我只是非常偶然地读到了。而我为什么会去读呢?是因为要为我的科幻小说《马航》寻找灵感,那天随便一翻就刚好翻到这篇了。

没想到过了一周,马尔克斯就走了。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是一篇神作,马尔克斯写了一个垂暮的上校,在五十六年的漫长岁月里,他唯一做的事就是等待,等待国家应该发给他的一笔退役补偿金的到来,但有关部门写给上校的信件,就是不来。小说唠唠叨叨写了上校家庭的日常琐事,写了他和老婆潦倒的生活,而正是这所有的细节,让人极度震撼,体现了真正的文学大师的功力。

我听说中国有很多知识分子受到马尔克斯的影响,尤其搞文学的,如果说没有读过《百年孤独》,除了莫言那样的人,都不好意思在圈子里混。不少中国作家及其作品,身上都有着马尔克斯的影子,网上有人说从莫言的《生死疲劳》、阎连科的《受活》和韩少功的《爸爸爸》,一直到余华的《兄弟》、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和韩寒的《光荣日》都是,还有什么马原啊王小波什么的。但是显然,魔幻现实主义之于中国,并没有产生像拉美文学爆炸那样的巨大影响力。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中国人只学了马尔克斯的叙事手法,而没有真正感受到他的痛苦吗?还是因为中国还不够魔幻?

马尔克斯是从一九五零年开始创作的,而《百年孤独》出版于一九六七年。他书写了拉丁美洲血淋淋的历史。他那个时代的拉丁美洲,其实已经是经济起飞了,摆脱了绝对贫困,逐步成长为了中等收入国家,也就是人均GDP达到了四五千美元,但自此后,拉美经济就长期在痛苦中徘徊,到现在也无法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而且贫富分化严重,腐败盛行,犯罪猖獗,民不聊生。

今天,中国终于赶上了当年拉美的步伐,也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去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了六千七百四十七美元。因此同样的问题也向中国提了出来: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吗?这可能是很多人一说到拉美,除了足球和马尔克斯,问得最多的问题。我觉得,这也可能是马尔克斯的无穷灵感来源。讲到马尔克斯,不能忽略的是另一点,即他是当时拉美新新闻主义的重要参与者,他的目光始终聚焦于现实。

二十一世纪已经不是马尔克斯的时代。世界上有了互联网和斯诺敦,也有了转基因和方舟子及崔永元,还有了别的许多许多,完全超出了魔幻,包括就在昨天,华润董事长宋林被查的事件……因此不能再用魔幻现实主义去阐释正在和将要发生的事情了,这个任务,就落到了科幻现实主义的肩上——这才是中国作家的使命。我们不能再留下悔恨和遗憾。“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话题:



0

推荐

韩松

韩松

39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重庆人,科幻作家,新华社记者。大学时代开始科幻创作,1988年、1990年获中国科幻银河奖,1991年获世界华人科幻艺术奖,1995年获中国科幻文艺奖。代表作有中短篇集《宇宙墓碑》、长篇《2066之西行漫记》《让我们一起寻找外星人》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