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国在南极设立首个科考站30周年。1985年2月,中国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同年10月7日中国又获得《南极条约》协商国资格。现在中国在南极已有了四个科考站。关于南极的科幻小说,可以提到凡尔纳的《南极的斯芬克斯》。另外,中国科幻作家金涛、郑军等人都写了一些。《后会无期》、《观音山》和《二次曝光》等电影的制片人方励则透露,他将拍一部中国真正的南极科幻片。这很让人期待。
1905年6月,爱因斯坦在德国《物理年鉴》上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首次提出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论文包含两个有名的基本公理:“光速不变”及“相对性原理”。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时空观。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另一是量子论。我们如今都活在这二论的巨大光锥中。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病逝。这位犹太人一生成就卓越,他的名字已成为“天才”的代名词。狭义相对论诞生110周年、广义相对论诞生100周年、爱因斯坦逝世60周年,都值得好好纪念。什么时候再出第二个爱因斯坦呢?根据科幻作家王晋康在新作《逃出母宇宙》一书中的预测,应该就在本世纪中叶之前,地点是中国河南。
魏格纳1915年发表《海陆的起源》,对其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作出了论证。他证明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南美洲与非洲)相互对应,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今年距此书出版刚好100周年。那么,现在,我们看到的则是人类改变地貌的厉害,包括去年通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今后,板块的移动,也会由人工来操控了吧?地质学家或将不可能再预言未来的超级大陆的形成。改变地球的,将是那些搞出了奇奇怪怪大楼的建筑师。
今年将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这方面的文学描写,我觉得最厉害的,是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的《终结历史的人》。他用一种不同凡响的角度写中日关系,太超越了,太复杂了。小说至少强调了一点:要真正感受当时发生了什么,我们只能亲身回到过去。我们也不要忘记,今年是第一颗实战原子弹爆炸7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70周年。人类是在技术的进步中毁灭,还是走向繁荣的世界大同,这是很多科幻小说争论不休的主题。希望能在中国的科幻中,看到有关这方面的更独到、更宏阔的描写。
说到科幻,自然要关注刘慈欣《三体》的拍摄进展。这是激动人心的大事件,中国第一部真正的科幻大片,由中国人自己来拍。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也将增设电影类的奖项。希望从2015年开始,有一个中国科幻电影的新常态。
说到《三体》,就有了人类对太空的探索的话题。我们可以盼望2015年能看到更多激动人心的事件,比如“罗塞塔”号与靠近太阳的目标彗星的同步飞行,以及随着太阳光越来越强烈,“菲莱”号着陆器的太阳能电池能够重新充上电。另外,美国的“新地平线”号将到达冰冷的太阳系外缘,首次近距离观察冥王星。人们还希望美国的“猎户座”太空船在2014年首次试飞成功后,能在今后的发展中取得更大成果。“猎户座”计划可成为人类探索小行星,甚至在二三十年后探索火星等一系列太空任务的基础。舆论认为,那将是一个堪比第一次登月的成就。
今年5月,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将开启第二阶段对撞实验。是的,它曾经发现了“上帝粒子”。有人半开玩笑说,这种机器最终将毁灭地球。我们再等等看吧。大脑科学的进展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也足以决定人类未来命运。此外还有新材料、新工艺、新制造业技术的革新。能源问题,据说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两大难题之一(另一是粮食问题)。油价下跌的世界比起房价下跌的世界更微妙。新能源的前景到底怎么样呢?海洋开发会有新突破,但也有可能引起冲突。去年飞机出了好多事,3月8日是马航MH370失联一周年,乘员们仍下落不明。希望今年高铁、地铁不要出事。再有,地球上不少地方包括我们身边的一些地方平静许久了,要做好防备灾难的预案(我刚写下这句话,就传来了上海踩踏事故的消息)。最怕的是巨灾,比如大地震。科幻小说曾预言,人类将在二十一世纪控制地震。
最后还要关注“十三五”规划的制订。叶永烈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中描述的很多东西,就是在这个时期实现的。我期待“飘行车”时代的到来,也期待可以把汽车用吸垫直接停放在大楼墙上的那一天。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