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很怀念一年多前的一次旅行。那是在四川境内,沿大渡河而行。这条河充满想象。有藏区,有雕楼,铁索桥、寺庙、白塔,群山之间,烟云升腾。但印象最深的还是今昔变化。

当年红军长征所经之途,天堑多已不复存在,除了公路四通八达,险急的江流也变得开阔平缓。这是因为兴建了众多水电站。从丹巴至泸定一百三十公里就见到七座大型电站,大唐、华电、国电、中电等能源几大家都在大渡河上建站。它们成为了崭新风景。

奔流不息的大渡河自身成了一座超级水库,老路淹没,乡村下沉。有了移民新村,大量小白楼挤聚在一起,村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途中见到,有一段水变成了奇怪的绿色,风平浪静,群峰倒映。有的水边写着“绿色发展”的标语。同行朋友说,如此多的电站,对于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地质气候将带来长远的变化,是值得观察的。

藏族司机次仁有些担心地震,问水库会否有影响。川西一带是地震区。他甚至认为汶川地震也跟附近建水库有关系。又说某地居民曾反对建电站,因为城市较低,万一溃坝则有危险。建电站后房价下跌。对此我无法证实,但新闻报道说当今的建设者,都在规划中作出了从人民利益出发的妥善考虑和方案,次仁应该不必担忧吧?而且他这位甘孜人常年居住在成都。

水电站投资较大的,是筑坝和移民成本。在大渡河上,也许耗费小一些吧,三五年或能建成一座,然后并入电网,就可以产生经济利益了。这被称作“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虽然是一种低技术、旧技术,人类已沿用一百四十多年了,在川西却呈现出科幻感。而在大山上飞架的高压输电线,更是让人觉得震撼。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搞不出来。

只是感到大渡河有些可怜,被切成一段段,再无自由,只有出了大坝的短暂时间里,能稍稍口气,很快又被下一水库吞噬。有的库容太大,水不能流,积在岸边,淤成黑色垃圾。另外沿库区可见许多塌方处。但我这样的想法,无疑是文人的自作多情。由于有了这些水库,沿途人民的生活,一定得到了改善吧。

水库发的电,主要供给企业。过去一些年,中国经济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之一,许多企业均能慷慨支付电费。沿途多见水泥加工、金属冶炼、机械皮革等工厂,当然,有些在今天看来已是重复过剩的产能,且造成污染,但在地方仍是增加GDP的重要支柱。

在石棉县,能与政府大楼媲美的便是国电大厦。县境内有二百多处大小水电站。城区的警示牌也写着:上游随时会开闸放水,严禁在水边嬉戏。这怎么也是中国兴旺发达的景象吧。石棉县的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景象,夜深了几百人还在市政府大楼前幸福无比地跳广场舞,予人魔法世界般的观感

不过,从马尔康沿大渡河之源足木脚河下来,白天可见的星落棋布的村寨,晚上大都黑洞洞的。次仁说是老百姓为了省电而不开灯。像丹巴这样的县城也很昏暗。我们经过的一些乡,仍比较贫困凋弊,不少年轻人衣着简陋,无所事事坐在街头。所以在贫困的川西,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可以期待,未来水电站的建设仍会快马加鞭。

最近又传出白鹤滩水电站将开工建造的消息,其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境内的金沙江峡谷段,总装机容量达一千六百万千瓦,仅次于三峡电站。

当然,川西水电也会显现另一戏剧性。据新闻报道,曾经有一名叫刘汉的人,在藏区阿坝州建水电站受阻,给一个叫周滨的人股权后,迅速拿到批文。他建了两座电站,转卖给了香港人和国企。另有一个叫吴兵的,跟一个叫郭永祥的官员熟识,战胜众多实力对手,拿到石棉一座水电站投资权,该站一年发电收入九亿元,但他并不想兴建,是转手卖给国企,立马获利十亿。这些人现在都在监狱里了。随着中国反腐取得压倒性胜利,可以期望,水电站的建设也会更加繁荣昌盛

此行还有一些印象深刻的。一是路边店,大都是吃饭的,丛林般的牌子,随新建公路而起,公路也是投资拉动的一个范本。沿线农民除了出外打工和开路边店,似乎还没有更多的额外收入来源。另一是日本车。似乎日本车才最适应川西山路。就像前往日本购物的旅游者一样,次仁司机也满口是对日本制造的赞誉。

中国的确是很适宜创作科幻的国度,但你必须进行旅行。大渡河之行让我想起潘家铮,他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两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电网公司高级顾问,是三峡大坝总设计师。他同时是一位勤奋的科幻作家,一生写了百万字科幻小说。其中有一篇叫《子虚峡大坝兴亡记》。

在小说中,潘家铮设想,水电站大坝当然应该用水来制造。他想象用先进技术改变氢氧原子间的距离,从而改变水的容重、溶点、强度,把它变成另一种物质,名为“水晶土”,这样就可以直接利江河,两天之内就能灌筑一座四百米的高坝。仿佛一夜间矗立起来的大渡河或金沙江上的水电站,不正很像是这样的作品吗?

但潘家铮在他的笔下,让那大坝在两天里彻底垮掉,连总设计师和他的女儿也被凝固的江河杀死这位水电站设计大师的心里,藏着多少对水坝的悲凉呢?今年,潘家铮离开我们五周年了,他的那些科幻也像库区老路老宅一样沉没了,或许有一天连记忆也不会有。

因此,我怀念的这次旅行,其实又并不是大渡河上的水电站。


话题:



0

推荐

韩松

韩松

39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重庆人,科幻作家,新华社记者。大学时代开始科幻创作,1988年、1990年获中国科幻银河奖,1991年获世界华人科幻艺术奖,1995年获中国科幻文艺奖。代表作有中短篇集《宇宙墓碑》、长篇《2066之西行漫记》《让我们一起寻找外星人》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