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六日上午,至丽华亭苑酒店三楼鸿运厅参加星河与吕晶莹的婚礼。这是我在北京第一次参加婚礼。穿黑西服扎红领带的星河就像个永远的大学生。新娘很漂亮,她是二零零六年在大学参加科幻协会活动时与星河相识的,那时她才十八岁,然后逐渐发展为爱情。而据新娘父亲讲,他们是早就缘定了。还在一九九六年,这位父亲在天津一家公司,做了星河杨鹏吴岩编写的《地球保卫战》的科幻电影脚本,就是新娘的妈妈和女儿一起把胶片送到厂房的。听后颇感神奇,这一定是天命的安排。幻中自有颜如玉。
今年,科幻界的两位“老人”终于都成家了。另一位是严蓬。我认识星河严蓬差不多二十年了。当年北京的科幻四少,还那么年轻。这次星河婚礼,场面盛大,来人真多。吴岩担任证婚人,还有王晋康、何夕、苏学军、严蓬、杨平、杨鹏、凌晨、飞氘、李翔、伊传红、阎安、李一、沙锦飞、郭曰方、宋宜昌、阮帆……我甚至好像看到了柳文杨。我很久没高兴过了,跟何夕一起几乎把桌上一瓶剑南春喝完了,又喝红酒。然后与大家一起赴对外经贸大学参加科幻通俗化研讨会暨钱莉芳《天命》发布会。下图中这对人即是严蓬和他的妻子何苗。
上半场,夏笳主持,钱老师、老王、何夕与我做嘉宾谈科幻通俗化。几位老师讲得精彩,我也讲得精彩,因为下面不停有掌声笑声。但我因为喝多了酒,记不得讲些什么了。我好像说的是,通俗化,要有钱砸。幻中自有黄金屋。另外,女性写科幻太厉害了。她们比男人更有耐心,更有爱情。
下半场换上了磨铁图书总裁沈浩波(《天命》的出版人)、主流文学评论家雷达、科普研究所领导居延峰和吴岩。我就在下面把他们讲的记录下来,心里想着十七届六中全会说了,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啊。因为喝了酒,所以记得不准确,但回头一看,笔记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大致如下:
吴岩:以前,科幻作家台上发言,面露菜色,现在谈笑风生,大不一样。
居云峰:我们搞图书出版,要求有科幻的特色,另外,要有大众化,大众不欢迎的,不会编辑。
沈浩波:好像科幻不出大畅销,是我的责任一样。我对科幻作家有了解,但了解很少。花大心血做《天命》,是我七年前看过《天意》。如果不是七年前有深刻印象,不可能去做。我联系上钱莉芳,被激动了,我飞到无锡,那时她已准备与《科幻世界》签约,我说,你想更主流化更商业化,我帮你吧。《天意》很畅销,但不对,要通过种种手段。钱莉芳心动了。当然了她很善良,她仍然觉得有愧《科幻世界》。我说,我飞到成都,替你道歉,我找到杨枫,一点好脸色没有。我跟他们吃饭。花这么大力气做,是七年前,读到了这么好的作品,我没有出,是遗憾。这也说明了商业化的作用。不是每个作家都能商业化。但只有更多作家拥有更多读者,科幻作品的可能性才会更大。我跟钱莉芳的缘源更大。我到《三体》第二部才开始看。第一部,宏伟布局,从中看到了刘慈欣野心。这个跟读者想要的故事,发生了化学反应。我已知它把商业化的路撕开了,把别的类型化作品融入了,又加入了硬的东西。其他类型化作家,他们青少年时做梦,都是要写科幻,但后来没有做成,因为有难度。能否把科幻难度变得小一点?门槛太高。我是一个文科生,但我爱看科幻,我觉得我也可以写科幻。南派三叔也写科幻,他会写情节,再可以找人把科幻补上。幻想有几大门类,科幻能对幻想以解释,太开阔了。《盗梦空间》满足了想象力解释,而奇幻不能,或只是瞎解释。另外一个是夏笳,传说得不得了,说出了一个漂亮女孩,得了奖。我看了她的短篇,还是有门槛。一个漂亮女孩,声望这么高,可以写得柔软一点。作为一个商人的本能,我觉得,作家要规划自己的品牌,要找到与大众之间的宽阔道路。科幻作家,这方面联系得不够坚决。商业需要标签,标签要打得牢实。标识度得高,天意天命天什么,品牌累积效应会很巨大。马上有一个标签载入,是商业化的具体手段。另一个,我们在做一个杂志,《超好看》,《天命》在上面连载,到了第三期,我拿回家看,有四篇科幻,都写得很好,我都爱看。我们的编辑选稿,选了四篇科幻,完全可以好看啊。我觉得,我一定能有更大努力,把钱老师这样的作家……(没听清)
夏笳:《三体》畅销,引起主流文学的关注,严峰老师称赞《三体》,论文发表在主流主学期刊上,王德威老师也称赞。韩松老师的作品,也一直在主流视野中,南方文坛还讨论。这是我第一次跟主流评论者讨论科幻小说。不能说,一部分走主流,一部分走商业。要有又叫好又叫座的。你们对于科幻与文学性的关系,有什么想法?必然与文学结合吗?人文上也要感动人吗?
居云峰:所有文学,都应该有很强的感染力。科幻的科学性,不是简单的科学知识。有科学知识,还有精神、方法。要具有科学的思考,这种精神,可以用文学形式翻译出来。我们在大学生里面,搞科幻社团,是非常好的事情。科普研究所支持下,在大学里搞科幻征文比赛,每季度评选一次,培养科幻作家,培育好的科幻科普作品。我们在天津召开科幻理论研讨会,科幻作家评论家都去了,使科幻和青少年的想象力结合起来,启发诱导青少年想象力,有一个导向,希望能吸引广大青少年,吸引他的想象力,有了想象力,就有了创造力。
夏笳:这需要各方面力量,资本、政府的推动等。科幻怎么发展,怎样跟大众更好衔接,请资本家来回答。
沈浩波:我与科幻还有一个巨大渊源,我的阅读更专业。韩松的《美女狩猎指南》,没有被传播出来。如果不是因为政策原因,它兼顾科幻性文学性,是特别好的,只是口味有点重,在互联网上能读到。首先,这个时代,有主流化的,一个是大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另外,是伪主流,变成了各地作协的利益交换,读者特别少,主流变成非主流,如今年的茅盾文学奖。另一个,本质上,我更认可好莱坞的,首先是商业化,让更多读者和资本来检验你,然后再主流化。文学界,能有一个脱离官方标准的,有一个合流的,这需要突破。现在是,纯文学不带你玩,类型文学与你无关系,你科幻最占便宜的,怎么两边都不沾边。随着《三体》《天命》出来,两边都沾边了。
居云峰:六中全会召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走上市场,走出国门,是有目标任务来检验的。但没有提市场化。应该说,通俗化,应该走向市场,但不是市场化。有一部分公益化的不走向市场。
雷达;我是科幻文学门外汉,但是,架不住热情,王卫英,是博士生。她邀我来。我对她(没听清,或者是说沈浩波)的诗歌有好感,她是优秀的诗人。讲我是主流,也没什么不可以说的。文学生态大变化,一个是去精英化。现在强调文学有消遣娱乐。以前强调教化。现在强调多样化,强调快餐的。要对文学有新的看法。茅盾文学奖,我是评委。我排在最后,我的投票最易被发现。文学越来越边缘化,媒体太发达,所有人是作者,进入泛写作时代,媒体把所有空间抢了,神圣的文学在哪里?茅盾文学奖,这次,评的可以有争议,但是,引起了关注。过去,只是文学事件,这次,是社会事件。大评委制,六十多个,作协派三十多个,另一个,搞实名制。我还是觉得匿名制先进。这些年,搞实名制,看你劣的作品是否也评。你评人,还是评作品?我评了张炜的《你在高原》,四百五十万字。《人间喜剧》,也长,但内容不搭界,而这个,是连续的,全世界只有一个。看下来不易。有人质疑,评委看没看这书。我说,看书,有精读、细读、浏览。这种书,也不是不绝对不可以把握。还有作协主席,你写不好,当不了作协作席的。茅盾文学奖奖金五十万,历来无这么高过。《平凡的世界》拿到五千元。在崇文门请大家吃饭,超过了五千,我们凑钱。上一届,是五万。这次因为有李嘉诚在里面。刘震云说,李为世界有钱人树了标杆。现在,科幻文学,不是很受重视。类型化文学活跃,有穿越、盗墓,《新宋》,《盗墓笔记》,《诛仙》,我有时看一看。新的历史叙述,《明朝那些事》,发行一千万,你能想象吗,你研究明史,能超吴晗吗?我拿来一看,它是用现代人的价值历史观,用调侃的方法,评述历史。科幻,在类型化中,还比较冷落。我们民族,特别不好的,是背对未来、面对历史。我们民族,对科学,对科学幻想,缺少一种精神。鲁迅强调读科学书。科幻发展不是特别强壮。《十万个为什么》,是科普。科幻,也有一些,像《飞向人马座》、《珊瑚岛上的死光》,与科学知识不一样,它带有想象。与文学性的要求也不一样。吴岩老师有一本理论书讲这个,我放书架上了。我读过凡尔纳的,柯南道尔的,还有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玛》。我深感科幻文学,需要大力扶持开拓。王晋康的创作,确实有特点。科幻,确实不像《鬼吹灯》。怎么改变,我没想好。我看《星球大战》,觉得很好,我想,为什么中国的没有?我们的民族精神缺了这个。要发展,但发展很难。有资金问题,有产业化问题。我看,一些纯文学,不要都推向市场。都搞企业化、产业化,我觉得不行。科幻也应该保护,应该扶持。什么都要求你塑造中央形象,又要上市场,没人买呀。《废都》,卖一二百万,人家愿意买呀。我是主流的,但我始始终坚持审美立场。
吴岩:要建立自然保护区,我赞成。中国第一个南极探险的人,去过九次的,魏梦华,写了一百万字的科幻,但找不到地方出。他觉得很好。他是一个科学家。另一个,我同意,文学是否还有自己的标准。我来参加这会,本身不对,我教文学,我教的,是要跟通俗化拉开距离。看你怎么定义主流了。应该通俗化,最早的科幻理论,是鲁迅,叫经以科学,纬以人情。(这时有人找我签字什么的,没记下来)……科幻得奖了,买车了,是否出现似是而非的看法,是否科幻离开人文价值,离开对文化追求,这样的话,路肯定偏。另一个,我们请作者来,请老师来,请协会来,请评委来,都不合格,他们不是做这些的,而沈总才是这样的。我非常担心。过去几周里,出版社找我开会,都要找大刘,要打造什么什么来,没关系,看市场,看谁有钱,市场经济,是理性的。那是可以做出来的。但人常常是不理性的。很优秀的作品,拆来拆去,你出一个我出一个,就水了,钱都挣了,一年里会出很多作品,出版社降低要求,读者看不到好作品。那时遇到的悲哀,怕是要更长时间面露菜色。我必须说这些话,作者要把稳自己。钱莉芳七年拿出一部作品,这就对了。这是要赞扬的。刘慈欣是六年拿出三部曲。现在急着撒作品,还奢谈电影。世界上,买电影的,不是这批作品。《珊瑚岛上的死光》,做美工的不行,是乡下的,完全失败了。不要请这些人谈电影。要有一个机制,优秀作品评奖,使之有好发展。所有出版社,要坐下开会,分工,把盘子做大,不撞车,把专家都用上。现在,都找我拉单子。我能拉几个?出版者,都坐在一起,好好规划一下。乱做,这个行业,又得进入寒冷斯。我们需要《基地》里的谢尔顿,让事业更好发展。
夏笳:科幻文学特殊,怎么针对它,做到适合它的最好,而不是泡沫。这个讨论非常充分。
沈浩波:科幻文学,《三体》卖得很好。还是需要每个作者有自己的特点。如《地铁》,文艺青年买它。《天命》,有宏大野心。面对市场的门,有很多扇。出版商应更多跟作家沟通,打开每个人那一扇市场之门。另外,要有更多的平台载体,为更多作家找到释放才华的渠道,让他们找到市场之门。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