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4年03月23日 05:49

中国缺少民用飞机的知识普及

中国缺少民用飞机的知识普及

在搜寻马航MH370客机的过程中,中国一些媒体和专家表现出来的不专业性,使我想到日本人秋本俊二写的《不可忽视的航空旅行知识》(南方报业集团出版社的中译本)。我读此书,觉得很开眼界。我虽然也关注航空,但很多知识,还是第一次,从这本书上得知的。

比如说,飞机的翅膀,在飞行中,原来竟是要像小鸟那样上下扑打的,摆动幅度接近五米。这是因为,主机翼不弯曲或摆动的话,则有可能因为受力太大,在空中突然折断,发生坠...

阅读全文>>
2014年02月28日 05:04

网络安全首先是保护领导人安全

网络安全首先是保护领导人安全

为什么要加强网络安全呢?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互联网时代,做领导风险巨大,他们的个人信息搞不好会随时泄漏,从而把他自己炸掉,也引起一场搞垮国家的大爆炸。斯诺敦曾透露,美国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领导人进行监控,包括盟国领导人。这简直就像是用枪指着元首的头颅。后来奥巴马表示,不再对盟国领导人监控。但这本身意味着,对所谓的敌对国家的领导人的监控,仍继续进行。领导人是一国之大脑中枢。美国军事理论认为,现代战争要实...

阅读全文>>
2014年02月19日 18:27

东莞扫黄与柴静生女

东莞扫黄与柴静生女

过去十天里两件新闻受到热议:东莞扫黄和柴静生女。这证明了一个说法:有三件事是瞒不住的:咳嗽、贫穷和做爱。

从科幻角度看,传说中的东莞扫黄和柴静生女具有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关乎未来。东莞的特点是做爱,但不要孩子;柴静的特点是做爱,但把孩子生在美国。如果说孩子代表了未来的话,那么这二者从形式上看,都使中国丧失了未来。

我十年前写过一个科幻短篇小说叫《杂草》,讲的是大批中国妇女到美国生孩子的故事。但...

阅读全文>>
2014年02月13日 03:16

记同学聚会

记同学聚会

最近《人民日报》发文,讲到春节过年回家,老同学之间的聚会必不可少,但谈论最多的无非就是收入、汽车、住房,没有了真诚的嘘寒问暖、相互告慰,没有了同窗苦读、共同成长的追忆,混得好不好成了同学聚会的热门话题,同学聚会成了找资源、攀关系、嫌贫爱富的名利场。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去年参加的一次同学聚会,却是别样的感受。



那是二零一三年十月一日,一大早,我从首都国际机场出发飞昆明,参加大学毕业二十五周年同学聚...

阅读全文>>
2014年01月17日 07:44

2013:更多科幻成为现实

2013:更多科幻成为现实

过去的一年中,《地心引力》等一系列科幻大片引人瞩目,让人几乎分不清现实与科幻的差别。《环行使者》甚至被列入科技发现排名榜,媒体称其为真正的时间旅行电影,因为物理学家已可以用摄影机捕捉到回到过去的旅行景况。而中国人亲眼看到的另一部“科幻大片”则是嫦娥三号的箭器分离,及机器人一般的月球车玉兔的自主着陆、行驶、工作。只是,嫦娥并没有被国际舆论列入全球十大科技新闻。倒是有媒体称,仍在进行火星之旅的美国好奇...

阅读全文>>
2014年01月14日 05:33

中国就是玩游戏的那个安德

中国就是玩游戏的那个安德

安德的游戏的小说原著是一个思想性强于画面感的小说。我去观看,是好奇它怎么改编成电影。果然增加了许好莱坞式特效大场面大镜头,最后毁灭虫族的蔚为壮观一幕堪称经典。它能让人粗粗想到三体或者银河之心拍成电影的样子。但它仍然是一部哲理科幻,这注定了它的票房不会太高。

电影中有中国人很熟悉的东西,如不信规则信暴力。整部片子里,人类是诡计多端而崇拜暴力的动物,黑暗嗜杀的内心暴露无遗。孩子被分成各个级...

阅读全文>>
2014年01月10日 05:36

为什么林彪飞机坠毁时是叶群坐在驾驶员身旁?

为什么林彪飞机坠毁时是叶群坐在驾驶员身旁?

去年我很喜欢读的一本书是《专机副驾驶亲历“九一三”》,是林彪二五六号三叉戟专机第三驾驶员康庭梓的回忆录。字里行间充满人生命运的波谲云诡,述说了政治与技术冲突下的捉摸不定。

根据书中的介绍,负责林彪专机任务的,是一个九人机组,但在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林彪的仓皇出逃中,包括康庭梓在内的五人没能登上飞机,只有第一驾驶员潘景寅带三个机械师把飞机飞走了。康庭梓认为,这是为了叛逃中尽量减少人数,避免空中搏斗...

阅读全文>>
2014年01月01日 06:24

2014年第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章程

第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2014年元旦公告

2014年第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章程

自2013年11月26日第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成立以来,即在组委会成员中对五届星云奖章程草案进行讨论。一个多月来,组委会成员以极为认真的态度对草案提出修正意见。现在,五届星云奖章程博采各种意见、建议,集中全体组委会成员的智慧,五易其稿,于今日正式定稿。该章程还征求了承办方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的意见,他们表示无异...

阅读全文>>
2013年12月30日 06:33

私人订制:越看越像烽火戏诸侯

私人订制:越看越像烽火戏诸侯

这年快结束时,幸亏看了私人订制,否则真是错过一部好电影。这是冯小刚笑幻现实主义的又一座丰碑。

本来我不想去看的,但手上还剩一张兑换券。习总都带头光盘行动,怎么也不能浪费了吧。

看后我觉得可以给今年的国产片排名了:小时代第一,私人订制第二,无人区第三。本来无人区第二,但显然它比起私人订制来还是差一些。




私人订制告诉我们:电影原来还可以这样拍。我一向喜欢颠覆的感觉,喜欢破坏边界,喜欢乱来。这部电影...


阅读全文>>
2013年12月21日 07:41

给北京重点小学学生讲科幻:一次激动人心的经历

给北京重点小学学生讲科幻:一次激动人心的经历

其实我最怕给小孩子讲课,面对他们我会想到《蝇王》。去中关村一小天秀分校的路上我还这么想着。应这所学校老师的邀请,我要去给小朋友们讲一堂科幻课。



两个月前我曾去距北京仅一百六十公里的河北省国家级贫困县涞源县,为那里的一所希望小学四年级孩子讲科幻课,结果很崩溃。所以对于这次前往,有种赴死的感觉。但因为是受同事之托,还是硬着头皮去了。

十二月十三日下午,在同事的陪同下,出了天宫院地铁站,就像是到了北...



阅读全文>>
2013年12月17日 13:52

“异端”的发明

“异端”的发明

今天是飞机发明110周年。比起登月,飞机跟普通人的关系更密切。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点35分首架飞机在美国试飞成功。有人将它与电视和电脑并列为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大发明。一般认为飞机的发明者是美国人莱特兄弟即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

这110年在宇宙中十分短暂。作为生活在这个狭缝中的人类一员,我第一次乘坐飞机旅行,不过是在1992年。起飞时的震撼感至今难忘。现在我每年都要乘坐飞机旅行。没有飞机,我不...

阅读全文>>
2013年12月16日 07:42

到月球去谈情说爱

到月球去谈情说爱

有些西方媒体的报道,把嫦娥玉兔落月,视作新的太空军事竞赛的开始,是很不正确的。这些编辑记者忽略了一个情况,即重返月球计划的热心支持者,其实是一些酒店经理。他们希望有一天能够把酒店开到月球上去,接待游客,特别接待情侣们。

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一种基本需求。难道那些长年累月呆在月球基地中的人们,会都是一种性别吗?就知道吭哧吭哧挖矿和建导弹发射器吗?不,绝对不会这样。人类还要在宇宙中繁衍后代。当然,在太...

阅读全文>>
2013年12月14日 22:04

中国人的月球梦

中国人的月球梦

中国人想要登月,可以说是魂牵梦绕了几千年。而把这件事着手付诸科学实践,还是10年前的事情。



2003年的最后一天,时任国家航天局副局长的孙来燕向中外记者透露了一个重大新闻:2004年,中国将正式启动探月工程,计划于2007年以前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

刚好10年过去,中国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于今年12月14日晚21时12分在月球虹湾实现软着陆。中国成了继苏美外第三个在月球实现软着陆的国家。

这是多少中国人...



阅读全文>>
2013年12月01日 22:52

到月球上去建党支部

到月球上去建党支部

不少国家都表达了在月球上建设永久性基地的愿望,包括美国、俄罗斯、日本和中国。还在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休斯敦航天中心负责人温德尔·门德尔就向白宫重提建设月球基地。美国还为此做过全封闭模拟实验,如“生物圈二号”。到月球上去生活,将给我们的生存和生存观带来什么变化呢?


1、第二“文明基地”

科学家说,建立月球基地是为将来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月球村进行科研和技术准备。如果有了月球村,就可能引发相当规模...


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28日 12:58

今天庆祝感恩节

今天庆祝感恩节

纽曼说:“当初,第一批白人移民来到这片土地,他们的生活很难,遇到了严寒的冬天,所有的供给都耗尽了,连鲟鱼都离开他们了,没有任何指望了,他们的人在饥荒和坏血病中死去,他们信奉的上帝的确连张小脸儿都没露一下。但这时是土著人救了他们——印第安人居然给白人送来了超出他们实际需要的水果和粮食,还照顾他们的伤者,还教他们种植和狩猎!这便是感恩节的由来。

 



“但过后,白人们却恩将仇报,杀死了两千万印第安人—...

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25日 12:09

中国式隐居

中国式隐居

隐居,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指退居乡里或乡野,深居不肯出仕。或指出世,不关注世俗之事的生活。在现代社会,这对很多心向往之的人,应该是一件难事。因为要避居一地,至少有两种困难:一是这样的地方太少,人类数量达到七十亿,分布在地球每个角落,连珠峰都人满为患,登个顶都要排大队,极少有清静闲适之处供人隐居。二是现代物质生活发达,特别是上世纪初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发现之后,整个文明发生改观,衣食住行舒适度大大提升...

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24日 12:43

好科幻就是用来毁三观的

好科幻就是用来毁三观的

周六晚,与陈楸帆和小姬去北师大做科幻讲座。北师大有鲁迅雕像,鲁迅是把科幻引进中国第一人。北师大又是地球上唯一授予科幻专业硕士学位的大学。所以我们都爱去。这是“科幻照进现实系列活动”。北师大科幻协会会长是个美丽的女孩。他们做了很多幻灯片。有个很帅的男主持。还为我们准备了矿泉水招待。所以化一教室很宏伟,差不多坐满了,还有外校来的科幻迷。那么多的科幻迷。北师大科幻协会就有九十名会员。我八九十年代上大学时...

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21日 07:48

《地心引力》:今年最震撼的电影

《地心引力》:今年最震撼的电影

《地心引力》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普通。而牛顿在十七世纪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却是人类最伟大的自然科学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这也便是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的基础,而这正是推动这部电影情节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它的科幻硬核。主人公的生与死都由万有引力决定,这从根本上揭示了渺小的人类与宇宙中强大的不变法则的关系。当然这里面还包含了人类对...

阅读全文>>
2013年10月23日 06:08

乡村教师夏笳

乡村教师夏笳

九月底我曾去距北京一百六十公里的国家级贫困县河北涞源县,给农村小学四年级学生上科幻课,这事我久难释怀,今天还想讲一讲,因为马上要去坐高铁了,万一出事就遗憾了。这是这些农村孩子第一次听说“科幻”。虽然我有所思想准备,但仍十分狼狈和混乱。我讲了叶永烈一九六一年写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的未来世界,今天看来这些科学幻想已经比较落后,很多已实现了,但贫困的孩子们仍如听天书,一脸迷惘。我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阅读全文>>
2013年10月12日 07:40

刘慈欣:二零一三国内科幻发展与展望

刘慈欣:二零一三国内科幻发展与展望

(大刘在星云奖高峰论坛上的发言,现场听打记录,未核对录音,未经本人校阅,有疏漏错失,仅供参考。这次星云奖在大刘家门口山西举行,承办方也打出了“与大刘有约”的招牌。但刘慈欣实际居住在阳泉,距太原还有一两小时长途汽车车程。另外,《北京青年报》也发表了大刘在高峰论坛上的发言《二零一三年转化中的科幻文学》,可作比照。http://epaper.ynet.com/html/2013-10/11/content_15543.htm?div=-1





太原,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