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托邦”——整个世界都会成为一个中国

一月十八日,澳大利亚中国研究者马克·哈力森来北京师范大学。吴岩请他在“御马墩”吃川菜,并邀杨平、飞氘、宇镭、重庆出版社冯建华和李云伟、科幻研究生汪元元及我等一起聚会。
马克说他最初有个中文名字,叫韩马克,因此我们是“一家人”。
马克是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亚洲文化与语言学院副院长。他研究的是China’s futures,注意,这个“中国的未来”是复数。但在中国却很少有人研究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未来大概都是规划...
一月十八日,澳大利亚中国研究者马克·哈力森来北京师范大学。吴岩请他在“御马墩”吃川菜,并邀杨平、飞氘、宇镭、重庆出版社冯建华和李云伟、科幻研究生汪元元及我等一起聚会。
马克说他最初有个中文名字,叫韩马克,因此我们是“一家人”。
马克是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亚洲文化与语言学院副院长。他研究的是China’s futures,注意,这个“中国的未来”是复数。但在中国却很少有人研究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未来大概都是规划...
《地铁》系列是在挤地铁上下班的片断间歇里涌出来的一些呓语和幻觉。时间跨度从九十年代前期至二十一世纪前期。它们从来都不是一些受人欢迎的文字。它们不是为读者和市场而存在的。其中被认为是阅读障碍最小的、故事最“精彩”的《地铁惊变》曾在《科幻世界》上发表,但在读者投票评选的银河奖中也连提名奖都没有得到。我没有想到过这些篇目有朝一日会被结集出版。
糖果的《三季一生》的主题是末日,她讲述的是一个我们都熟知的“死亡之星”理论,说是太阳有一颗伴星,每隔两千六百万年,星回来一次,给地球带来死亡与灭绝,但是,故事在这儿游离常轨了——这毁灭具体是哪一天,谁都不清楚,根据末日监控中心,只知道可能是每相隔七年的九月十三日。如果第一个七年没有来,则有可能是下一个七年。于是,第一次没有来,第二次没有来,第三次……在这等死的一个又一个七年中,人们的生活变得匪夷所...
2010年11月27日是一个重要日子。刘慈欣在成都签售《三体3》并举行读者见面会。这不仅意味着这部三部曲巨著的最终完成并与读者见面,也意味着中国科幻跃上了一个辉煌的台阶。所以,今天其实是中国科幻的一个盛大节日。作为科幻人我感到十分自豪和欣喜。在此,除了祝贺大刘外,也深深地觉得,我们终可以告慰自鲁迅、梁启超以来,一代一代的科幻人的不懈追求了。不要忘记正是许许多多的前辈们在困境、逆境中的坚持(他们中有的人因为...
其实所有的科幻小说都是宗教小说。这是我的观点。从《2001:宇宙奥德赛》到《计算中的上帝》,从《索拉利斯星》到《火星建设者》,甚至《1984》和《美丽新世界》,都是。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归根到底也是宗教小说。只有科幻小说才会去试图回答那个终极问题。在中国,何为宗教,何为信仰,也已成为了最为科幻而现实的命题,也是中国所有问题的核心。据说杨平已为周末这个讲座做了很充分的准备,这是一个十分难得而珍稀的主题。再加...
一、这是一个什么桶
11月7日下午约16:50,我在矛盾中提前离开北京办公室,奔赴天津。乘上17:30城际列车,只有站票了。18:00到达天津站,出租车站的漫漫长队让我像是回到了上海世博会沙特馆前。18:40我才打上出租车。这让我对九州幻想寻桶记的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大角他们寻的桶,是第欧根尼和卡夫卡之桶。大角说,它们有时是坚固的壁垒,有时是飞行的坐骑。有时是逃避世界的屏障,有时又是寻求对现实、贫困、孤独和恐惧的关...
并不是热门馆的俄罗斯国家馆给人以意外的惊喜,它设计得就跟阿凡达中的纳美星球似的。
在森林里,隐藏着不少高科技装置,比如下面这个具有治疗疾病功能的衣服。
人工皮肤。
纳米世界的生物。
人脑-电脑联接。
俄罗斯馆是我迄今见到的最科幻的馆。展馆的设计灵感源于俄罗斯作家诺索夫所描绘的理想城市。诺索夫认为,“最好的城市应该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城市。”因此,这个馆干脆把设计未来的权力交到了孩子们的手...
还没走到日本馆跟前,就看到很多中国人在往一个方向奔跑,原来是抢着去排队的。上午九时二十分,我排到了队尾,已看不到头在哪儿了。通常,日本馆平均排队时间超过六小时,曾名列世博会排队人数亚军。
日本馆的规矩最多,似乎也“最不友好”,比如馆内不设公共厕所,不许拍照,不准用手机,而且也不设媒体通道,再大牌的记者也得跟普通观众一起排队。但这阻止不了人们对日本馆的热情。即便在钓岛事件期间,国内反日情绪达到...
与中国馆像一座巨大的火山一样耸起不同,美国馆只有一层楼;与中国馆的秩序井然和一尘不染不同,美国馆前有瀑布,有绿树林,有食品店,显得杂乱,人们却可以在它的墙根下随便照相。
一进馆就能看到,美国人在与观众拉近距离。跟中国馆无人讲解、只有武警把守、穿黑色风衣的保安把观众喝来叱去不同,美国人始终在与观众互动,选出了一群会说汉语的“学生大使”,在现场做讲解并回答提问,话语着实幽默:“嗨,你们知道...
中国国家馆为世博之冠,最为巨无霸,不顾非议,骄奢地雄居于其他所有场馆之上,傲视万物,君临天下。它的造型更像是一座帝王宫殿,每一个细节,目的似都在于衬托参观者的渺小无力,让他们产生谦卑恭敬之心。
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排着长队等待进馆,神色麻木而痛楚,带着五千年的沧桑,前来朝拜心中的圣地。长蛇阵移动缓慢,忽然喇叭中传来《茉莉花》的乐曲,一直沉默的人群竟诡异地齐声跟随咏唱了起来。
人们...
今年如果要评选感动中国人物,我认为应该评参观世博会的中国老百姓。有很多人,买了一百六十元一张的门票,乘飞机乘火车到上海来,有的还坐着轮椅来,一大早进了世博园,排了十几个小时的队,到了晚上只有时间够看一个馆。他们也是中国最可怜的人。可惜没有记者写他们的感动和可怜,只是在写组委会如何的成绩斐然。已经有七千万中国人到世博会来了,创下惊叹的世界纪录。不少人是冲着“不出国看遍世界”的广告来的。虽然只看了一个...
今天,参观了世博会的一些场馆,感到世博会简直就是办给科幻迷看的,充满了技术、想象和未来。感到来得太晚了。光看媒体的报道,根本没有感觉。
德国馆。展现了很强大的制造技术,各种新的生活方式以及装备。眼花缭乱。
伊朗馆。清真寺与现代石化工业比肩而立。
法国馆。其主题是“感性城市”。不愧是凡尔纳的故乡,处处景观都很科幻,甚至看到了埃菲尔铁塔上空,未来制式的建筑物飞来飞去。
打开《新幻界》九月刊http://www.nrfsf.com/,首先看到的便是梁清散的卷首语。这位不久前才去日本体验了一把异域科幻的勇士喊出了一句话:没有理想的人才是可耻的!海贼王,我们当定了!——这是多么激励人心的、男人说的话啊。梁清散昨天晚上在地铁里面对我说,在日本,他为他们的科幻感动得泪流满面。的确,在要死不活的时候,在看不到出路的时候,在一切已经绝望的时候,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过,生活虽然很惨,但科幻还不至...
大声展的最后一夜很特别,因为整个中国,好像都在降雨什么的,空气沉闷压抑,天还很黑。但北京三里屯的现场却是亮点。这是大声展最后一个论坛。大声展是一个关于艺术、时尚等的展览。包括艾未未等都参展。它的主题是“分享主义”,今年首次设立了文学专题,韩东、朱文等都来了。今晚的是科幻论坛,来的人比想象的还要多。看到了苏学军、兔子夫妇、老左、阿飞等(我们在现场拿到了精致的《阿飞幻想》创刊号),还有各大学科幻协会的...
网上流传三十一名国际医学科学家联名公开信支持肖传国,认为其反射弧治疗法有效,是经过检验的重要的发明。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991318.shtml 这引起一片议论。其实这个时候,卫生部应该出面对肖的治疗法作出权威鉴定,就真相大白了。可是卫生部一定要把事情弄得云山雾罩,要让大家都猜谜才过瘾。但这仅仅是一个问题。因为现在我看到网上很多人在忧心忡忡地设想:如果方舟子万一打假打错了呢?肖传国...